天天看点

450、庄子的名利观

作者: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庄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庄子一生淡泊名利,追求虚静恬淡,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对名利的剖析,鞭辟入里、透彻精深,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贪求名利的严重危害

  

庄子在探究人生境界的过程中,对追逐名利的危害做了深刻剖析,发人深省。他认为,名利心过盛,禁锢天赋,塞人心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凡沉溺于感官享受的人,其智慧就浅薄。名利心过分强烈,会降低灵性。“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抛弃追求虚名私利的杂念,一线生机便从脚跟升起,直达全身。而名利充斥头脑,则会使人变得笨拙。以赌博为例,“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闵。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可见,太看重身外之物,就会壅塞智慧,变得笨拙。

贪求名利会扰乱人的意志,使人迷失本性。“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富贵、财富、显达、威严、名誉、利禄六者,都是干扰意志的因素。而意志是抵御诱惑、坚守本性,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贪得的欲念,如同芦苇长满稻田一样,塞心性,最终使人迷失善良的本性,发生蜕化。庄子认为,有五种情况可以使人丧失本性,其中之一便是“趣舍滑心”,追求欲望的满足,本真的心性就会受到损害。

错误的名利思想也会使交友陷入迷途。“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为利益而结交在一起的人,遇到艰难或灾祸降临时便会彼此抛弃。为求名而结交的朋友,失势则会各奔东西,甚至反目成仇。因此,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已成为现代人的交友箴言。

名利思想是给自身造成伤害的祸根。庄子以物喻理,揭示了“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的道理,即物类因为相互牵累、互相争利而招致灾祸。“心之于殉也殆”, 过分追求外物是危险的;“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灾祸滋长迅速又变化多端,想要避免又往往因为功名心太重而放不下。贪图名利必多忧多虑,徒增烦恼。“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贪财的人不能聚敛钱财就会忧愁,争名位的人权小位卑就会悲伤。

追逐名利是导致道德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庄子指出,“德荡乎名”,因为求名心的驱使,人们的行为超越了道德的范围;“名也者,相轧也”,追逐名利导致人们互相倾轧。他还强调“德溢乎名”,道德的败坏在于太追逐名声了。“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由于太注重名利,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去攫取,于是滋生了种种不道德行为。

  

贪图名利的思想根源

  

庄子首先强调追逐名利的根源在内不在外,在主观不在客观。“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人都是因为不满足才去求取,四处争夺而不以为自己是贪;知足者却会处处辞让,舍弃一切而不认为自己是廉。廉和贪实质上并不取决于外界因素,而取决于自己内在的价值尺度。

进而,他一语中的指明对待名利的不同态度,根本在于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以财富为追求目的的人,便不会舍弃利禄;以显达为追求目的的人,便不会舍弃名誉;热衷于追求权势的人,便不会把权柄让给别人。掌握了这些的时候唯恐失去而惴惴不安,舍弃这些更痛苦不堪。当一个人把名利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时,他就会为追逐名利而忙碌;名利思想越严重,其对名利的追求就越盲目越疯狂。

  

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庄子阐述了以下主要观点:

无为名尸。人不要成为虚名的载体。“名为公器,不可多取。”沉溺于名利之中就会招致许多怨恨和责难。热衷于猎取虚名、沽名钓誉,则会丧失自我,成为“名尸”。

450、庄子的名利观

物而不物。庄子告诉人们,“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能生成万物形质的,正是没有形质的先天之道。拥有众多财物的人,不可被财物所役使和牵累;不为财物所驱使,才能主宰天下万物。“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役使外物而不为外物所役使,怎么会为外物而劳神受累呢!“求名失己,非士也。”为求名而丧失了自己的本性,不是有识之士。总之,他认为人是本,名利是身外之物,人不能沦为外物的奴隶。

去私能舍。庄子大声疾呼:“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有德行的人须彻底抛弃私心杂念。不贪钱财,不图富贵;不以仕途通达为荣耀,不因生活穷困而失志;不将天下人的利益据为己有。要“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不失于变”。舍弃名利如同舍弃泥土,懂得自身比名利得失宝贵,不因得失的变化而丧失自我。能舍就要“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要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纵欲恣行,也不要因为穷困而随波逐流。

行修于内。“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知足的人不因利禄而牵累自己,明察自己得失的人有所失也不焦虑,内心修养好的人没有官爵也不感到羞愧。庄子崇尚恬淡素朴,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修养内心就要寡欲知足,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所谓得志,非轩冕之谓也”,得志并非得到高官厚禄,而是尽心尽力地做事,使民众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裨益,从而自己也获得人生的快乐。

爵禄不入于心。庄子用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专心养牛,而被委以重任的事例,告诉人们,只有专心致志做对社会和百姓有利的事情,才会得到信任和爱戴,也才会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