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作者:儿时歌谣

荆建利/文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郑州二七区南郊,逢年过节遇庙会,办红白喜事寿宴等,一般到要做这样一道菜:焖子。焖子看起来或发黑、或发黄、或发清,不像米皮、凉粉那样白的白、透明的透明,看上去就招人喜欢。焖子虽然看起来难看,吃起来香软劲道,十分可口。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贾砦村,二七区的行政村,郑平公路和南四环的交会处。没改造前,每到冬天街头乡间的马路上,到处是木架,拉着铁丝,上面挂着刚生产出来的粉条晾晒着,形成一道特有的农家靓丽的生产风景线。贾寨的粉条、粉芡有名。生产工艺历史悠久,店铺林立,品质优良,满足着远近乡民的生活需求。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制作焖子需要优质贾寨粉条和粉芡。笔者小时候,买贾寨粉条粉芡,是要托熟人托朋友的。家里要来客人了,母亲头一天就要埋地锅做各种吃食来招待客人。母亲和广大乡民一样,也是免不了要做几篦子焖子。

母亲做的焖子很简单,主要材料无非是红薯粉条和红薯粉芡这两类。粉条放进烧开的热水中用笊篱捞出来,把事先熬好的肉汤浇在上面拌匀。剁不剁碎均可。接着放到蒸锅的篦子上面。篦子要铺上笼布,搅拌好的碎粉条倒在篦子上面,放入蒸锅。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蒸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再看,粉条粉芡完全融合一体。手指一摁,有弹性不沾手,烫烫的,瓷实的,就算成了。倒在案板上面,揭去笼布。这时,一定不要急着用刀去切,要等到放凉变硬以后,否则会变形,甚至会碎。焖子一定要晾上一夜,村中办红白喜事大师傅做焖子,首先大火大锅大篦子,蒸出来的焖子自然的厚实。办红白事蒸的焖子一般是肉焖子,肉茸搅拌在里面,更有嚼头。焖子出笼后,把磕碎搅拌好的鸡蛋抹在上面,晾干后呈黄褐色。焖子又多了一道松软劲脆的口感。

母亲招待客人,同样和广大乡民一样,中午一定要做上一锅大锅菜。大锅菜有时是猪肉、粉条、烧豆腐、海带、白菜,木耳、金针菇,不用白菜时会用冬瓜,但次次少不了焖子!大锅菜端到客人面前,发黑或者发黄,方方的,软软的,下在油水里发光发亮。筷子夹上一块,放进嘴里,发烫,软软的,嚼着特别劲道。吃过中午饭,还有下午的酒宴。炒上几个菜,扣上几个碗。焖子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菜肴。焖子切成块切成丁,油盐葱姜蒜的一炒,热气腾腾地摆在席面上就可以食用。虽然简单,但是同样味道浓烈,含在嘴里,舌尖沐浴一种享受。

焖子做扣碗,切成片状,方丁状都行。放在碗里码得整整齐齐,放入笼屉利去蒸。出锅后,浇上已经配好的汤水。放到席面上,客人们动上筷子,或一大块,或夹成半块,香软劲道,爽口过瘾。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焖子是乡里的家常菜,老人小孩们都喜欢,用牙咬起来不费劲,放在嘴里有嚼头。客人走了,一般有回礼的礼节。拿走自己拿来的东西总是不好意思,但是你要是回上一块焖子,大家都会笑纳。笔者的姨母是豫东长垣人,看到焖子这道奇葩菜,又黑又黄发浑的,吓得不敢动筷子。母亲苦口婆心让她动筷子试试看,结果,在家里多住了几天,顿顿有焖子。笔者的姑奶家是陕西咸阳的,表叔表婶来郑州看祖父,百吃不厌,天天大锅菜,一下子爱上了郑州南郊的焖子。逢年过节,姐姐去她家走亲戚,拉着不放,一定要学会做焖子。如今焖子在他们家,也成了席面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用她的话,焖子这道郑州菜家常菜真是上上极品菜!

如今,南郊二七区大部分村庄都改造了。喜事寿宴的办事,有去小饭店大酒店,乡民们吃惯了大鱼大肉,还是会见到这道乡民们百吃不厌的家常菜。

郑州城南贾寨的焖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