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作者:吃在龙江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美食地图推荐理由 老店老味儿老道外 老情老景儿老国营

哈尔滨曾经的国营饭店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城市改造后,还能保留老店名、老职工的已属凤毛麟角,道外一品香便是其中一家。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刘青雪,1951年生于哈尔滨,1975年下乡返城后分到当时道外第三饮食合管部下属的合作饭店工作,先是到太古六道街的新华浆汁馆做收款员,1977年,调到承德街与保障街交口处德新江浆汁馆,任店主任。1984年,调到东莱街上的新立浆汁馆,任店主任。1992年3月到一品香,任店主任,当时一品香已因亏损而停业三个多月了。她当年带领职工承包经营一品香,很快就扭亏为盈。2002年她带领六名老职工整体买断一品香的经营权,一品香从集体合作饭店变成了私营饭店。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一品香店址原为平房,位于富锦街与北七道街交口处,门面在北七道街上。60年代改店名为金星饭店,文革后又改名为红星饭店。1979年,原址的平房拆除,新建为六层红砖楼房,据说此楼是因有日本客人参观而突击建成,人称“百日楼”。新楼建成后,红星饭店搬至现址,恢复老字号“一品香”,重新开业后增加了溜炒菜,主食有水饺、糖皮果子、油酥烧饼等。

七十年代末,一品香归属道外第三饮食合管部管理,这个部都是回民小饭店,有新立浆汁馆、新江浆汁馆、民众饭店、新乐浆汁馆、新华浆汁馆、新红浆汁馆、新兴浆汁馆、一品香八家集体合作饭店,经营品种也差不多,每个店都少不了烧饼、豆腐脑、大果子、豆浆这几样。一品香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饭店,面积近100平米,最多时职工有20余人。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一品香从一家回民浆汁馆变成一家清真拉面馆,与时代变迁密不可分。80年代中期,时任店主任的隋国兴引进了兰州拉面,自此兰州拉面成了一品香的特色,一品香也成为了当时哈尔滨最早引进兰州拉面的饭店之一。如今一品香的兰州拉面师傅换了很多茬,但那锅鲜美的牛肉汤口味却一直没变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来店里吃拉面,食客得先到柜台领号,然后交给拉面师傅,报出宽、窄,面条煮好后,师傅会喊号通知。每到100碗,煮面的水会换一次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一品香在1979年重新开业后,经历了五任店主任,刘青雪是最后一任。第一任店主任白洁,第二任店主任张德明,第三任店主任王远德,第四任店主任随国兴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现在的一品香还有十几位老职工在职,刚退休没几年的厨师高鸣山和面案耿文江对饭店的贡献非常大。

高鸣山(1954—),汉民,1975年参加工作,先是分到承德街上的新江浆汁馆,师从回民师傅崔德思学习油案。先后在新立、新兴、新乐浆汁馆工作,1992年随刘青雪从新立浆汁馆到一品香。到一品香后,主做酱菜和炝拌菜,现在一品香的特色“杂拌”、酱牛肉等都保留了老师傅在店里时的味道。。

杂拌是老食客的称呼,其实就是牛杂,几乎桌桌必点,最早杂拌里牛杂的种类有五、六样,现在基本上是肺、肠、奶渣三样。每天早上把牛杂焯水后,用大锅煮,调料也不过是八角、花椒、葱、姜等,这种传统做法酱出的牛杂,贵在原汁原味,所以很受食客们欢迎。

耿文江(1955—),1975年参加工作,在承德街的新江浆汁馆,1983年调到天一街民众饭店,1992年到一品香直至退休。耿文江是老哈尔滨饭店中资历非常老的老油案,糖皮果子、套环、蜜果、油炸糕、大果子等传统回民油炸食品他都会,当年他所在的民众饭店的套环很有名,曾被评为全市主要食品名牌产品。当年一品香唯一的油炸食品,外皮酥脆的糖皮果子就是他做的,每天早上六点开始制作,每天炸制100多个。很遗憾的是随着老师傅的退休,现在我们已经无缘品尝到糖皮果子的美味了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如果说更新饭店是哈尔滨国营饭店的活化石,那么一品香则是回民集体饭店的活化石,店貌基本保持着八、九十年代的样子,棚顶的老风扇、玻璃柜台、木皮墙裙……现在还有十几位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职工,青春已逝,还有回味可寻

「探店→哈尔滨」第52期:老字号一品香:老道外老情老景老国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