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旅順工匠潰逃,有停工之勢,北洋海軍戰艦修複已是完不成的任務

作者:自然植物語言

1894年11月6日,舊曆十月初九。光緒皇帝電谕,日軍逼近金州,旅順防務萬分危急,其登岸處在皮子窩,必有日艦停泊。著李鴻章即令丁汝昌、劉步蟾等統帶北洋海軍各艦前往遊弋截擊,阻其後路。

旅順工匠潰逃,有停工之勢,北洋海軍戰艦修複已是完不成的任務

光緒皇帝

由于旅順隻有一座大船塢,一次隻能容納一艘軍艦進塢維修,而其他軍艦在這時就隻能空等。以每艘軍艦入塢修理一個月計算,全部軍艦按序修理完畢至少需要半年。這在戰局日益緊迫的狀況下完全不可想象。旅順船塢局總辦龔照玙隻好先安排傷勢最重的“來遠”入塢,其他各艦靠泊在碼頭,暫時隻對水線以上的損傷部分進行修理,以免耽誤時間。

然而,更為緻命的是不僅船塢小修不及戰艦,而且工匠十分匮乏,而且因戰火即将燒至旅順,為保全性命紛紛潰逃。

旅順工匠潰逃,有停工之勢,北洋海軍戰艦修複已是完不成的任務

旅順船塢

11月6日,心急火燎的丁汝昌緊急電報李鴻章,稱旅順工匠紛紛逃走,有停工之勢,并彙報目前北洋海軍在旅順有三個困難:一是大連灣一旦有失,敵兵必襲擊旅順後路,我師船在口内,不能施展,無以為力。二是敵船來攻,口門窄小,不能整隊而出,且“定遠”和“鎮遠”鐵甲艦必須等候上潮方能出港,若遇到緊急情況,沖出不易。三是口外寄泊敵艦過多,夜間來攻,我船尤少快炮,尤難防備。

旅順工匠潰逃,有停工之勢,北洋海軍戰艦修複已是完不成的任務

李鴻章

李鴻章當即回電給丁汝昌,告之敵蹤距離旅順若幹裡,旅順本就是北洋海軍口岸,若船塢有失,船斷不可全毀。口外有敵船,須探明情況再定行止,勿得慌張膽怯。

同日,左庶子戴鴻慈奏,為保全金州旅順以防衛奉直,請以北洋海軍援助,至大連灣一帶遊弋,攔截日艦。

旅順工匠潰逃,有停工之勢,北洋海軍戰艦修複已是完不成的任務

左庶子戴鴻慈

戴鴻慈素有“知新”和“敢言”美譽,号稱有清一代廣東“由軍機入相者第一人”,是清代廣東官員中官位最高之人,是大清帝國政府的第一位,也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司法部長(法務部尚書)

同日,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幹向總稅務司赫德報告,怡和洋行老闆克錫說智利拒絕出售給清政府軍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