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中國民間古建築中百姓宅院、鄉村村口、橋頭巷口的小物件之一,由石碑所刻,因其上刻有“石敢當”三個字樣,故稱之為石敢當。此風俗盛行于中國古代的唐宋年間。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于2017年11月拍于金堂雲頂山慈雲寺 拍攝者:咪哥

《辭源》中解釋:“唐宋以來,人家門口,或街頭巷口,常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當三字,以為可以禁壓不祥。”

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史遊的《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元代陶宗儀《南村辍耕錄》中記載:“今人家正門适當巷陌橋道之沖,則立一小石将軍,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當,以大禍厭禳之。”

從古至今,中國就有立石敢當用于鎮宅辟邪這一傳統民間風俗。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此圖由阿健提供

石 敢 當 由 來 的 傳 說

有關石敢當的傳說有非常多的版本:有人說它是來自東嶽泰山腳下的靈石;有人說這是為了紀念古代一位愛國将軍;有人說它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為自己所封;有人說它是中國神化傳說中女娲娘娘從天界丢到人間的一塊神石;也有人說它是為了幻念泰山上的一位叫“石敢當”的義士……

總之,和石敢當有關的傳說太多太多,隻是各個地區民間的說法不同罷了。

石 敢 當 的 樣 式

石敢當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樣式,有浮雕的;有镂空磚雕的;有立柱式的;有圓雕的;有的加有八卦圖案的;有的加有道家符文……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唯獨“石敢當”這三個字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石 敢 當 的 尺 寸

石敢當的造型多種多樣,一般為矩形石碑、石柱或石人。

《魯班經》記載,其規格尺寸為“高四尺八寸,闊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入土中八寸。”

總的高度大概1米多,不到2米的樣子,偶爾也有小于1米的,比較少見。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拍攝者:阿健

石 敢 當 的 擺 放

《魯班經》記載,“凡鑿石敢當,須擇冬至日後甲辰,丙辰,戊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乃龍虎日,用之吉。至除歹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時立于門首,莫與外人見,凡有巷道來沖者,用此石敢當。”

釋文:擺立石敢當就選擇冬至後的“龍虎日”。所謂龍虎日,即龍為辰日,虎為寅日,先将石雕刻好,于除夕夜用生肉三斤祭拜,新年正寅時在堅予所放之位上。還要注意,家中有與“龍虎日”相沖者,即屬龍與屬虎的家庭成員在擺設當日回避,避免相煞相沖。

記 憶 中 的 石 敢 當

記得小時候,本村龍潭向龍村12組邱家老宅就立有石敢當,第一次見到那年,我大概7歲左右。

當時,石敢當立在正大門口,所放的位置離門檻石一尺之外,依牆而立。大門兩邊各一個,剛好一對,寬度近一尺寬,高度大概有1米多,頂上為浮雕樣式的,頭似虎似獅,長得不是很兇煞的樣子,露出一條長長的舌頭,一直伸到脖子下,貌似個石頭小醜。材質為質地效硬的青石,雕功并不十分精美。但是,似虎頭,似獅頭的輪廓很清晰,由于年代的久遠,部分突出的表面已被摸得很光滑。

當時,我很小,看見後多少有點害怕,也很好奇。随後,便問父親,父親告訴我說,那是“吞口”,拿來鎮宅辟邪用的。不管四川話還是客家話,大家都是這樣稱呼的。其實不然,石敢當與吞口還是有别的。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石 敢 當 與 “ 吞 口 ” 的 區 分

如今,問過度娘百科以後,發現“吞口”一物,并非石敢當。但是,在成都的民間大部分的人都會把它們混為一淡,是以以至于後來的石匠們也把兩者的形象做成一種了。小時候的那塊石敢當,我記得是沒有寶劍穿舌的,但大家都叫“吞口”。而四川一些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吞口才是真正的吞口形象,寶劍穿舌!

你可認得“泰山石敢當”?

具阿健推測:也許是西南地區的人民認為兩者合二為一後能起到更佳的鎮宅效果,是以把石敢當和吞口的形象結合了。

在我看來,也許是四川的石匠們都是把石敢當當作吞口,亦把吞口當作石敢當。

石敢當,雖說是中國民間建築風俗中的一塊小物件,但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屬于我們幾千年民間住宅風水民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中國勞動人民精神的民俗信仰。

如今,這一民俗已被列入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盡管現在,我們再也很難找到它的身影,但是弘揚中華傳統民俗,傳承石敢當民俗文化,是華夏兒女共同的責任!

(完)

最後咪哥想問問大家,你見過石敢當嗎?

還能回想起老家的石敢當嗎?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圖文/ 咪哥 阿健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