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城宮 圖檔來源:IC Photo)
财務其實很簡單
陳志武/文
在了解了英國和美國的曆史如何從政府債券到國債的不同之後,你可能會想:"如果中國早期有一個債券市場,那該有多好!"是的,中國曆史可能真的不一樣!"今天,我們來談談"如果明朝有債券市場會發生什麼?"這個話題。
曆史學家會說,官員腐敗導緻了王朝的滅亡,至少從長遠來看,失控的權力造成的腐敗的蔓延最終将導緻王朝的滅亡。但問題是,這種"長期"有多長?幾十年,幾十年的腐敗的例子,在曆史上曾經是,現在更是如此,在當今世界更是如此。到了16世紀中後期,明朝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到嘉靖(1522-1566)已經腐朽,然後搖搖欲墜,但如果不是戰争融資的挑戰,明朝真的會崩潰嗎?如果不是天災,李子成和張憲忠能滅滅明朝嗎?
李子成起義
明朝的命運以李子成結束。李子成出生于1606年,年輕時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在送交法庭檔案的車站做棋子。然而,由于朝廷的财政拮據,1628年,全國三分之一的車站被廢除,李自成丢了工作回家,開始舉債。同年陝西(李子成的故鄉)與山西發生大旱,人民群衆難以生存,過冬時李子成無法償還債務,被告到陝西米裡門。縣令"用他的胳膊在城裡遊來遊去,把他處死"。幸好親戚朋友救了他,然後他跑去殺債人,然後去找叛軍。
為什麼法院在1628年左右出現金融危機?或者讓我們回到16世紀中葉,當時明朝變得越來越腐敗,預計會有一些失控的支出。但更重要的是,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鄭景雲、肖淩波、方秀軒等學者介紹,16世紀50年代華北地區的氣候普遍是寒冷幹燥,幹旱越來越頻繁,這就是所謂的"小冰河"時期的開始。
這些幹旱一方面挑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生存,加大了他們為了生存而進攻中原的壓力,威脅到明朝,另一方面,也使明朝難以在北方耕種軍田,産量大大降低(鄭景雲等學者已經證明, 由于氣候危機,河北在16世紀中葉每公頃生産了1168公斤谷物,月曆年生産了584公斤,1620年後下降到每公頃230-350公斤)。北方遊牧民族的武力威脅以及屯田的放棄和生産不僅迫使朝廷擴大其軍隊,而且還導緻政府為軍隊更多地使用财政。到1550年,軍費開支約占宮廷人口的31%,1590年後上升到90%,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明朝末期。雖然張國霆多年來的改革改善了财政狀況,但不足以彌補軍費開支的迅速增長,1628年崇舉皇帝上台時,他不得不削減并廢除該站。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子成參與起義與氣候災害有關。
氣候危機把李自成推入了一場起義,如果不是因為更多、更大的幹旱,他可能不會成功。他的叛亂分子幾乎被消滅了至少兩次,但都是大規模幹旱的結果。第一次是在1633年底,李子成、張憲忠等農民大軍在山西被明軍鐵騎隊擊敗,于逃往河南,被黃河與太行山之間的多路明軍包圍。看到叛軍随時可以清場,但1633年底他們的運氣變了,因為那個冬天河南異常寒冷,黃河表面完全結冰,給了李子成等部隊渡過黃河的機會。
然後,在1634年至1636年間,河南及周邊省份經曆了大面積的嚴重幹旱,數千萬農民面臨生存危機,大量饑腸辘辘的人願意和他們一起奔跑,這反過來又給李自成、張憲忠提供了大規模的征兵機會,起義軍迅速擴大到60多萬人, 比1633年之前更強大。
到1636年,農民起義規模大,威脅到明朝,迫使朝廷加緊努力平息起義。同年8月,農民主力軍首領之一高映祥被明軍擊敗,次年張憲忠投降。1638年,在明軍集中力量的攻擊下,李子成的軍隊被擊敗,最後他帶着殘餘的17人躲藏在陝西省的上格山山。這是李自成第二次差點死。
但1639-1641年的幹旱不僅變得更加嚴重,而且覆寫了更多的省份,饑餓人口比以前更多,為李自成提供了機會。1640年,李子成回到河南收容饑餓者,重建起義軍。鄭煉在《禹變》中形容李子成對人民富強的饑渴:"以紅栗腐朽,盜賊就是靠這個,來表現開倉和餓了人。遠近饑餓的人要走,應該像流水一樣,晝夜不停,一百萬,而它的勢頭卻無法撲上去。"到1641年3月,他的叛軍已經發展到超過一百萬!曆時三年的幹旱,不僅讓李子成、張憲忠再次崛起,而且嚴重擾亂了明軍的糧食供應,使政府軍無力應付叛軍。1644年,明朝最終被李子成擊敗。
從李子成的經驗可以看出,如果明朝有保險等金融市場幫助社會解決災害風險的挑戰,那麼起義的基礎就站不住腳了,李的自我成就或許也就吸引不了那麼多農民軍。
晚上的挑戰
明朝最後幾十年的幹旱是嚴重的,特别是在1628-1643年,當時幹旱達到曆史最高水準,河南,河北和陝西等省份連續多年幹旱。既然幹旱幫助了李子成等叛軍,對于朝廷來說,這意味着增加戰争開支來平息叛亂,考驗明朝的融資能力,朝廷有多少軍事融資選擇?
如前所述,明朝中期之後,政府的财政赤字逐漸收緊,到16世紀中葉,每年的财政赤字超過400萬白銀,少了一百萬兩。1567年,太倉銀行隻有135萬兩家,足夠三個月。
赤字有多大?當時,明朝的年收入在2000萬至2500萬白銀之間,約占當年4億至5億白銀GDP的5%。是以,即使在400萬的最高财政赤字下,它也不會占當時GDP的1%,遠低于今天3%左右的赤字。但是,我們說,中國今天3%的财政赤字非常健康,而明朝1%的财政赤字嚴重到足以壓垮法庭。為什麼會這樣?
關鍵是,中國當時還沒有一個債券市場或長期借貸市場,可以交叉收入配置,今天它不僅可以發行債券,還可以發行30年甚至100年後到期的可持續債務,将今天的财政赤字分散到未來100年。債券是現代政府抵制突然和大規模支出的主要手段。
在沒有借貸手段的情況下,法院隻能想辦法提高稅收、欠款、貨币顔色。通過單年增稅解決财政危機,最大的缺陷是強化當年突然大支出對社會的影響,相當于"稅收沖擊療法",容易導緻"官台抵制"。
自46周年(1619年)開始,"遼東軍事蓬勃發展,突然增加了三百萬......三增,其中520萬是奇怪的,那麼為時代"(張廷玉《明史》第202卷,中國圖書局,1974年)。但這些增稅并沒有緩解明廷的财政危機。到1628年崇裕上台時,财政赤字為113萬。據王偉先生的《論崇元皇帝》記載,為了彌補赤字,崇元皇帝在曆年每畝加9%稅的基礎上再加3%,合計165萬兩。這項稅收,加上月曆年的三筆獎金,共計680萬兩筆。然而,農民戰争在氣候災害的幫助下,勢頭強勁,軍費開支不斷上升,屯天收成持續下降,财政赤字持續擴大。
如果增稅過多,将加劇官員的勢頭,迫使人民反擊,法院不得不試圖拖欠軍債等債務,崇裕元年雙方拖欠高達520萬兩筆。到崇章十年(1638年),朝廷仍欠邊城軍費,導緻大量邊防軍人投入農民起義,明朝進一步崩塌。在崇裕11年(1639年)更大幹旱的影響下,戰争形勢急劇下行,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沒有兵不能平整,士兵人數不增加",崇裕皇帝不得不"從宮廷審查,擱置我的人民一年",準許部署280萬新稅。
當時,崇宣皇帝還嘗試了其他方式來緩解金融危機,包括請富人捐錢、省錢宮廷開支等,但都沒成功,按照王琦的《論崇裕皇帝》。然而,在傳統中國宮廷隻注重"存"銀儲而不是通過債務發展,"餡餅"的大背景下,債券市場在和平時期肯定沒有發展的機會,如迫切需要發行債務融資,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以,崇裕皇帝不能選擇債融資的道路也就不足為奇了。最終,明朝是以被戰争融資的挑戰所淹沒。
事實上,中國曆史上其他朝代的消亡也大體相同:不尋常的幹旱等氣候風險在死前很常見,在沒有長期貸款市場的情況下,朝代一直在努力應對氣候災難帶來的戰争融資挑戰,最終導緻該國的滅亡。
然而,進入現代社會後,幹旱、洪水等氣候災害等風險事件仍會發生,但我們并不擔心北方遊牧民族攻打中原,也不擔心下一個李子成的出現。當然,原因與工業革命帶來的收入增加有關,但也因為現代運輸網絡在各地開辟了市場,使跨地區運輸貨物以幫助救災變得容易,以及使人們能夠提前和事後應對風險的金融工具。 允許各國按時間配置設定收入和支出。這就是市場的發展如何改變了曆史。
今日重點:一是各國曆史研究表明,腐敗并不一定導緻王朝滅亡,關鍵是看朝廷是否有足夠的财力解決内戰引發的巨額戰争開支。第二,過去不規避風險的金融市場,在發生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特别是幹旱時,迫使普通人通過騷亂,包括叛亂起義來尋求生存;如果自然災害頻繁或持續,王朝最終可能會因為無法獲得戰争資金而遭受損失。最後,有了現代金融市場,普通人規避災害風險影響的工具大大豐富,即使發生幹旱,人們也可能無法面臨生存挑戰,甚至有暴亂甚至起義,迫使政府花大錢打仗,因為公共債務融資可以用來解決軍事問題, 這個國家可能不會被摧毀。發達的金融體系改變了王朝的規律。
(本文為陳志武教授金融學課程講座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