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取之,必國 與之。是謂微明 ③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攏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讓它強大;想要廢除它,必先推舉它;想要奪助 它,必先給予它。這是一種微妙高明的道理。柔能勝剛。魚兒不能離開池淵,國家的利器不可以 易向人展示。
[解析]
本章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沖突轉化辯證關系,揭示了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同時,老子還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目的在于引起人們的警覺注意。這種觀點貫穿《道德經》全書。任何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這時,該事物就會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變化。
本章旨在借物極必反的道理,教人以柔弱自處,回歸大道的本源大道無言無為,無形無象,但是它卻存在于有形的萬物之中。世間萬物行事時依循自然規律,有生 将欲翕之,必固張之。就有死,有好就有壞,是以我們的有形世界所制定的法律,就是相對因果律,沖突的雙方互相轉化、互為生滅,誰也無法改變。而大 道卻與這個完全不同。
大道本身是沒有等級,是以,隻要合于大道,萬物也就不會有等級了。倘若 不合于大道,就一定會有等級,而且還會朝着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反面變化發展。
“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在本章的前四句之中,老子具體分析了事物的 發展情況,這幾句話貫穿了老子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的歙與張、弱與強、廢與興 取與予這四對沖突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甯可居于柔弱的一面。
在對人與物作了深人而普遍的觀 研究之後,老子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含着内斂,往往富于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較 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而剛烈的東西,由于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夫發展的前景,因而難以維持長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于剛強的外表。
我們知道,大道是無言的、無形的、無聲的,它無處不在。大道對于我們的控制,我們能夠意 識到,但是無法感覺到,這正展現了大道的平凡之處。而它不以聲色相誘感,不以名利作引誘,不 以武力相威脅,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這使得我們不得不遵循它的原則,投向它的懷抱,得到水久 的安詳和平靜,永遠不會受到傷害,這正是大道的偉大之處。
大道之是以偉大,是因為它的平凡, 而這才是老子所說的大道的根本,也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真谛。如果治理國家的人能夠掌握大道 的根本,能夠效法大道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做法,那麼就無須用各種手段來籠絡人心,費盡心機地控 制他人了。于是,人們為了能夠過上平靜而安定的生活,必定會自然而然地投向他,歸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