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處祖國南部邊境,自古以來遠離中原文化,容易被貼上"南方野蠻人之地"的标簽。事實上,隻是在近代,廣西才出現了一批教育,他們的藝術産業已經專業化于世界。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教育方面的努力滋養了八桂的土地,使廣西成為該國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受到他們的熱情。
馬俊武
與蔡元培一起被稱為"北蔡南馬"
馬俊武先生
來源:祥生新聞
馬俊武是廣西桂林人,是第一批赴日留學的留學生之一,1901年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随後跟随孫中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于 1905 年 8 月加入國際聯盟,并當選為秘書長。
馬俊武先生精通英語、日語、德語、法語等多種語言,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并于1906年将《共産黨宣言》的部分綱領翻譯成中文,并在《人民日報》上發表。1907年,他就讀于德國柏林工業大學。1911年,他獲得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工程學士學位。1915年,他在柏林農業大學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在德國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的人。
離開政壇後,馬俊武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在廣西大學成立之初,他就提出了"複興中國,發展廣西"的建國宗旨。他一貫倡導創新,倡導現代教育科學精神,追求"浩劫主義",要求學生到汕頭參加學校建設工作,強調學生要注意協作精神;
馬俊武先生以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推進現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确立了自己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與倡導"思想自由、包容、包容"理念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一起,被譽為"北财南馬"。馬俊武先生于1940年8月1日去世,周恩來寫下了"一代大師"作為哀悼的表示。
王莉
近百年來中國最偉大的語言學家
王立先生
圖檔來源:Xinhua.com
王力,廣西省波白縣波拜鎮新中村(含原箱鎮鎮)的山坡男子。1924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學,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民研究院,由清華國學四任導師之一趙元任命。1927年畢業于清華國民學院,在法國學習語言學。他于1931年獲得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後,曾任清華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教授,并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54年至今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系委員、中國文本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華人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委員。
王立先生一生從事漢語教學和研究,緻力于繼承中國古代語言學的優良傳統,吸收國外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對漢語、文法、詞彙的曆史和現狀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985年,他向20卷的王立文收藏捐贈了10萬元,并在北京大學設立了"王力語言學獎"。
王立先生是中國傑出的語言學家、教育家、詩人和翻譯家,許多作品被翻譯成美國、英語、法語、日語和俄語,被列為研究所學生必修課本和基礎漢語課本。他也被稱為"近百年來中國最偉大的語言學家"。
梁淑明
最後一個大儒家
梁淑明先生
圖檔來源:新京報
梁淑明,原籍廣西桂林,出生于北京。24歲(1917年),他加入北京大學當教師,七年後辭職,加入農村,在廣東、河南、山東等省開展農村體育。抗日戰争期間,為了促進中國共産黨團結抗敵辦辦,參與全國民主聯盟的建立和聯合中學的建立;1949年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修憲委員會委員。
梁淑霖先生曾經說過:"我一生有無盡的願望,墾務之心移山。"他的身份包括:中國研究大師、社會活動家、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等等。但這些身份已經消散,幸存下來,可供流通,是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作為儒家為農民奔波,為國家吸引行動的人物。
梁淑明先生95歲,畢生緻力于儒家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識、獨立的品格、自由的思想被學術界稱為"最後的儒家"。
黃現在是現在的黃色
強者大師
黃先生現在是先生
圖檔來源:左江日報
黃,原名甘金英,1899年11月13日出生于南甯省新甯縣六都娟寺村(今福義縣三河村舊鎮)一個壯族貧苦家庭。1915年,他加入黃家學習,改姓黃,用牛奶名黃現在。1922年考入廣西省第三師範學校。此後,他先後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和北師大學研究院。
1935年畢業後,他就讀于日本東京帝國理工學院。1937年回國後,先後在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任曆史學教授。黃先生是中國壯族的第一位大學教授。
黃先生一生寫作豐富,研究範圍涵蓋中國通史、前秦史、中史、社會生活史、文化史、民族學、語言學、壯族學等領域。他最早的《廣西壯族人說》《農治高上軍反宋正義說》,他主張中國民族曆史沒有"跳躍論"的社會,受到曆史界的高度重視。
黃先生在民族學、壯族研究和曆史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在學術界被譽為"強者大師"、"中國現代民族學創始人之一"、"貴海學術泰鬥",并被譽為"八桂派領袖"和"非學術導師",學術聲譽享譽海内外。
2010年5月31日,國際知名出版發行公司GeneralBooks LLC的編輯出版了一本中文先驅學者的傳記:中文:黃七軒。這在西方出版界是罕見的景象。這恰恰是因為黃先生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中國現代民族學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現代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先驅之一,生命人類學概念的作者。
白鵬飛
現代中國行政法學家和教育家
白鵬飛先生
圖檔來源:網絡
白鵬飛,桂林,廣西。自1911年以來,他在日本學習了11年,并獲得了五個碩士學位。1924年,他從日本東京帝國理工學院回國,先後在無錫國家科學院、江蘇人民教育博物館任教授,後任暨南大學校長。
在一次進步學生集會上,白鵬飛發表支援學生反對軍閥的演講,遭到特勤學生用手槍威脅和毆打,進而憎惡國民黨的專制獨裁和特勤局政治,憤怒地辭去了暨南大學校長的職務。白鵬飛先生來北平後,先後在朝陽大學、民國民國大學、法政大學、輔仁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等學校任教授。随後,白鵬飛先生曆任北京大學法律與商學院院長、廣西大學校長、廣西政府顧問、中央監察員等職務。
白鵬飛律師最初在朝陽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教授行政法,并撰寫教材和教學大綱。到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舊的行政法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建立。主要形成了一大批行政法學者。其中,白鵬飛先生是這一群體的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現代行政法學家和教育家"。
白鵬飛律師著有《法學通論》、《行政法通論》、《勞動法綱要》、《比較勞動法綱要》《行政法綱要》等10餘部著作,均為中國行政法的開創性著作。時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國行政法研究中必讀的經典之作。
雷培宏
人民教育工作者
雷培紅先生
圖檔來源:廣西日報
雷培紅,來自廣西南甯市金頭村。民國成立後,他擔任左江師範學校和南甯府中學校長,1913年公費赴英國留學,1914年調往美國,1919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他于1921年回國。雷培紅先生曾任廣西省公安辦教育司司長、廣東A型工業學校校長、上海法律政治大學經濟系主任。1927年,雷培紅先生被任命為廣西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學習教育。1929年7月,雷培紅先生回任廣西省教育廳廳長,同年11月赴無錫,任江蘇省教育學院研究實驗部教授、主任。1933年9月,第三次出任廣西省教育廳廳長,大力推動全國基礎教育運動,創辦廣西普及基礎教育學院。他于1936年春創立了國立中學系統。同年5月,他前往南陽學習教育。1938年7月,雷培紅先生第四次出任廣西省教育廳廳長,開展"成人教育年"活動。1940年8月,雷培紅先生出任廣西大學校長,1941年任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1944年秋,他在白縣創辦了西江學院。
雷培紅先生是中國第一位系統地讨論成人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也是中國成人教育運動的先驅。雷培紅先生認為,成人教育必将對社會和國家轉型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933年9月13日,廣西省政府根據雷培紅先生的建議,頒布了《廣西普及基礎教育五年規劃綱要》(很快改為《六年計劃綱要》),開始了廣西普及基礎教育運動。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雷培紅先生認識到中國教育的不足,以無畏的冒險精神,第一次把勞動人民放在教育的主力位置,在教育落後的廣西,通過普及基礎教育,科學建設學前教育為開端,國民基礎教育, 國立中學到國立大學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
羅爾幫
太平王國曆史研究的創始人
羅爾貢先生
圖檔來源:現代中國研究
羅先生出生于廣西貴縣(今貴港市),1930年畢業于中國民辦大學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學文理學院、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教授,任廣西同治博物館編纂、中央大學曆史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54年調近代史研究所,195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他是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創始人,著名曆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級研究員。
羅瓦桑先生學習了70年,主要從事太平天國史和晚清史的研究,1937年出版的《太平天國史》是太平天國運動專著的首次系統介紹,揭示了太平天國的革命本質。1949年後,他出版了30本關于太平天國的書,其中150多萬字是《太平天國史》,不僅是他個人生活努力的結晶,也是對太平天國在新中國曆史的研究。
鄭賢福
兩位粵語大師
圖檔來源:China.com
鄭顯福,廣西香洲縣白石村人,是清朝首屈一指的壯族詩人和名師。我的父親是一名鄉村私人教師。青嘉慶二十年(1815年),少年考,鐘秀才進入國辦學校。陶光五年(1825年),中朝貢。道光十五年(1835年),第四次考入北京,開始進入中士,擔任刑事司法部部長。十四個月後,以父母乞求贍養費為由,他辭職回家。同年(1867年)5月,青廷将"孝友廉潔"的稱号授予了五針清。
鄭賢甫先生的著作豐富,諷刺和揭露了各級皇帝和官員以及朝代的黑暗腐敗。鹹豐五年(1855年)寫了《醉鐘》,諷刺皇帝醉了不管"九個醉皇帝",各級官方曆史"酒是半水血",吸着人們胖子的糊狀物,最後大喊:"這一代人想擺脫哪一天?"
鄭賢福先生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兩個廣闊的領域任教,被稱為"兩個粵語大師"。先後在廣西設立圖書館教學,在廣西德勝書院、清江書院、澎湖書院、秀風書院、湘泰書院、柳江書院、廣東順德鳳山書院、廣州越華書院等講學。經過11年的治療(1872年),鄭賢夫先生在桂林孝聯書院去世,享年71歲。
源:
桂林日報
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5-04/27/content_1587954.htm?div=-1
南甯日報
http://www.nnrb.com.cn/html/2015-06/26/content_158899.htm
波拜縣政府網站
http://www.gxbobai.gov.cn/info/218033
4. 左江日報
http://www.gxcznews.com.cn/epaper/czzjrb/html/2010/11/19/03/03_65.htm
廣西日報
http://culture.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422/newgx480d13b6-1458391.shtml
http://www.gxrb.com.cn/html/2008-11/12/content_153474.htm
人民日報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525/1711.html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zfq08/2008-12/08/content_16915075.htm
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6/17/content_17967854.htm
新京報
http://www.bjnews.com.cn/book/2013/08/31/28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