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歲時,在一本不知名的雜志上,看過一篇小說,一個老人,一隻狗,在千年不遇的旱天,守護一顆糧食苗,直到生命盡頭。
這是一個非常震撼人心的故事,以至于直到今天,雖然忘記了許多細節,但老人與狗的相守之情,仍在心中揮之不去。
曾無數次渴望重讀一次,苦于不知道小說名,又因刊登于雜志上使我誤以為并非知名小說,是以并沒有刻意尋找。
直到前幾天,終于用關鍵字搜到了這部小說,熬夜讀了兩遍,總算一解多年的思慕之情。
也終于知道,這篇十幾年前帶給我震撼的小說,原來是我國著名作家閻連科先生的經典之作,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八屆 “小說月報”百花獎、第四屆上海中篇小說大獎,更由國際反饑餓組織頒發了“反饑餓圖書獎”。
它便是被譽為最有希望成為莫言之後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閻連科先生的《年月日》。
《年月日》出版于2002年,是一部中篇小說。
先生用極富畫面感的文字,構築了一副烈日下狂野、蒼涼、孤寂、堅韌的畫面,這幅畫面中,狂躁的烈日下,隻有一個老人,一條盲狗,一顆玉米苗,但他們的故事卻讓人心生敬意!
這是一部關于苦難、陪伴、孤獨、鄉土情與希望的小說。
它的文字帶來的蒼涼孤獨的畫面感,絲毫不亞于《我是傳奇》這部極富口碑的電影,它的情節帶給人的震撼,也并不遜色于海明威的名作《老人與海》。
這是一部中國文字版的《我是傳奇》,也是一部中國鄉土版的《老人與海》。
故事起于一場大旱,仿佛上天開的玩笑,在陰雲密布三天,所有人都将種子種下後,雲開霧散,耙耧人遭遇了千年難遇的旱災。
這場災難是苦難的開始,對世代以土地為生的莊稼人來說,糧食意味着生命。耙耧人不得不離開村落,外出求生。
先爺,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帶着一條盲狗留了下來,因為他發現,有一顆種子,在嚴酷的烈日下,煥發出了異乎尋常的生命力,已經生根發芽。
先爺決定留下來守護這顆稚嫩的幼苗。
沒有肥料,就與盲狗每天憋一泡尿,早上準時施肥;沒有糧食,就刨地裡的種子,與老鼠争食;井水逐漸幹涸,拿一床棉被浸入井中讓其吸水,每天擰棉被取水;井水徹底幹涸,就到四十裡外的水坑挑水;遇到狼群,忍着饑餓和困意對峙一個晚上,熬走了群狼;糧食徹底吃完了,就捕老鼠來吃,老鼠吃完了,就喝水飽肚……
先爺所遇到的,幾乎全是性命攸關的關口,是真正的苦難:斷糧,缺水,鼠災,狼窩。但在七十二歲的老人身上,爆發出了如他守護的那顆旱天下玉米苗一般的蓬勃而堅韌的生命力,與天鬥,與地鬥,與狼鬥,與苦難鬥,先爺沒有猶豫與退卻。
直到再也沒有一顆糧來果腹,為了保證玉米能夠收獲,先爺最後将自己種在了地裡作為肥料,用生命來守護一顆獨苗。
先爺身上展現的,是一個莊稼人不屈的精神與執着的信念,是以土地為生的人們與自然之間的相處之道,既不屈于自然的淫威,又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一切資源。在苦難面前,從來不會退縮,唯一的念頭,就是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守住僅存的那顆玉米苗。
先爺對着烈日狂抽鞭子,将日光抽得支離破碎的背影,是何等的豪邁!
全文透着一種極大的孤獨感,龜裂的大地,極目遍地的黃土,無人的荒廢的村落,緊鎖的院門……
但先爺的堅韌樂觀與盲狗的忠誠陪伴,弱化了這種孤獨,甚至讓讀者享受着這種孤獨。
先爺是一個敢于面對孤獨并樂于享受孤獨的人。空茫茫的大地,獨自一人,在那些個四野俱靜的夜晚,在手中還存有餘糧的情況下,仰望漫天星辰,表現出的惬意,令讀者都對那樣的曠野下冷月近人般的孤獨感都心生向往。
但先爺仍需要傾訴,對盲狗傾訴。先爺在一個人的日日夜夜中能夠堅持下來,離不開盲狗的陪伴。
先爺與盲狗之間的感情,道盡了人與動物情感的極緻。在一望無垠,了無人煙的蒼茫土地上,一人一狗,終成為了生死之交。
作者對盲狗的描寫,充分運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但并不突兀,尤其是盲狗多次的流淚,無不讓人動容。
盲狗本是先爺救下的村民用來求雨的流浪狗,感念先爺的救命恩情,用一生的忠誠來回報,即使快餓得走不動了,即使先爺選擇讓它離開自己活下去,它都未曾離開一步。
在這場大難之中,先爺用剛直不屈诠釋着信念,盲狗用忠誠溫順叙說陪伴。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在一人一狗身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但先爺并非總是剛直的,不屈的,最後用一片兩面一樣的銅錢騙了盲狗,選擇埋下自己,讓盲狗活下去。而盲狗也并非總是溫順的,在先爺去世後,它沒有聽話離開,而是選擇了死守。
人與人的感情,人與動物的感情,大抵都有相通之處。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往往爆發出最為真摯感人的一面。
先爺為什麼選擇留下,用他自己的話說:已經七十二歲了,走不過三天可能就挨不住了。又看到有一顆種子發芽,透着沁人心脾的綠,想将它種大,直至收獲。
這其中有着濃濃的鄉土之情,先爺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希望能夠最後歸根于土生土長的地方。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這種鄉土性,已經紮根于每個人的心中,成為一代一代人難以割舍的記憶。
文中最後,當一年之後,旱災結束後,離鄉的人們都選擇了回鄉,這種對鄉與土的依戀,是融入血脈深處的深情。
先爺甘願用生命守護的,不僅僅是一顆玉米苗,更是莊稼人的希望。
正是因為有了希望,先爺才能夠坦然與孤獨相伴,才能夠蓬發出堅韌,執着,不屈,等一系列高貴的品質,才能夠不懼一切困難,才能夠為了希望犧牲一切。
先爺屬于為衆人抱薪者,用生命實作了心中對村民的承諾。也用生命帶來了新的希望。
當先爺選擇埋葬自己,以身體作為植物肥料的時候,希望的種子已經以這種令人不可思議又無比動容的方式進行了傳遞。
生命至此,還有什麼不可言說的悲壯?
《年月日》是鄉土文化與鄉土情懷的縮影,先爺身上,則濃縮了一代代以土地為生的莊稼人的品質與情感。
他拿着秤稱量着日光的重量,實則衡量着日漸殘酷的苦難的重量,拿着鞭子對着狂躁的烈日猛抽的舉動,是對命運強烈的抗争。
在苦難面前,有人選擇了退避,但總有抱薪者,用生命在踐行信念,在傳遞希望。
懷抱希望,坦然面對苦難,與來自外界的,内心的各種不平和平相處,淡然對話,在孤獨中體會與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力量,在苦難面前表現出強烈的抗争精神。
這或許是《年月日》中傳遞出的最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