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調學派的科普小課堂——神農識藥的時間啦,今天是《發散風寒藥》系列的第二期。我們就從發散風寒藥的第二味藥生姜繼續給大家介紹了。
生姜性味:辛,微溫。歸經:歸肺、脾、胃經。
《本草備要》記載:
生姜,辛溫,宣,散寒發表,止嘔開痰。行陽分而祛寒發表,宣肺氣而解郁調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治傷寒頭痛,傷風鼻塞(辛能入肺,通氣散寒),咳逆嘔哕(有聲有物為嘔,有聲無物為哕,有物無聲為吐)。其證或因寒、因熱、因食、因痰,氣逆上沖而然。生姜能散逆氣,嘔家聖藥。
東垣曰∶辛熱生姜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谷氣不行、胸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谷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
丹溪曰∶陰分咳嗽者,多屬陰虛,宜用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
昂按∶人特知陳皮、生姜能止嘔,不知亦有發嘔之時。
成無己曰∶姜、棗辛甘,能行脾胃之津液而和營衛,不專于發散也。
《本草新編》記載生姜:
生姜,味辛、辣,大熱。通暢神明,辟疫 ,且助生發之氣,能祛風邪。姜通神明,古志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神明,亦必不得之數。或用人參,或用白術,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濟,而後神明可通,邪氣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風邪,傷風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錢,搗碎,加薄荷二錢,滾水沖服,邪即時解散,真神妙方也。
或問生姜發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時皆可服,但不宜多服,多服散氣,豈特發汗哉。
或問生姜辛散,既能散氣,似不宜常服,然而多服則正氣受傷,少服則正氣無害,又不可過于避忌,坐視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陰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繞腹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搗碎炒熱,慰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生姜來源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其為常用藥食兩用的中藥。《神農本草經》沒有單獨記載生姜,但據“生者尤良”可以推斷姜以生姜為優。自《名醫别錄》首次将生姜與幹姜分别收錄。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其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生姜的化學成分複雜。大約含有100多種成分,主要包括姜辣素、姜精油和二苯基庚烷等,具有抗菌、抗炎、鎮痛、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
生姜具體運用小提示:
1、生姜具有一定的止嘔作用。(研究發現,生姜與東莨菪堿具有相似的抗暈動病效果,且作用相對較強。其對預防暈動病的,延緩胃腸道反應,改善主觀感覺有一定效果)
2、生姜具有一定的促消化作用。(研究發現,生姜可明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增強澱粉酶活性;其中姜黃素能顯著提高小鼠小腸消化酶活性,且對多糖和低聚糖的裂解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增強作用)
3、生姜具有一定的改善血液循環作用。(生姜提取物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脂蛋白浸入動脈壁,改善血管結構,調整膽固醇的轉化,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轉運功能,促進膽囊排洩膽固醇的功能)
4、生姜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研究表明,生姜揮發油和辣味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生姜水提物和醇提物在一定濃度範圍内能夠明顯抑制發炎的發生,減少醋酸所緻的小鼠扭體次數,提高小鼠痛門檻值)
5、生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生姜含有抑菌活性成分,其對大多數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腸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生姜中所含的姜精油和姜油樹脂有相對明顯的抑菌和防腐作用)
6、生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其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關)
7、生姜具有一定的抗惡性良性腫瘤作用。(研究發現,其中的4-姜酚、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5種酚類化合物對多種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的活性均有相對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0-姜酚之作用最強)
8、生姜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研究發現,其不但能夠改善血脂代謝,一定程度上還能增強肝髒脂肪代謝相關酶,如肝脂酶、脂蛋白脂酶等的活性,進而改善肝髒脂質代謝,減少肝髒的脂質沉積)
生姜圖示
在我國,凡良藥大多都有一些傳說故事,生姜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師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相傳生姜是由神農氏發現并命名的,當時神農氏想更好地治病救人,便終日在南山之上采食藥草,以辨明其藥性和藥理。
在一次采藥過程中,誤食了一種有毒的植物,當時肚子就疼得像刀割一樣的難受,最後疼得暈倒在一棵大樹之下。
過了許久,等到神農氏慢慢蘇醒過來之後,他發現自己躺倒的地方,有着一叢青色尖葉子的草本植物,它們散發着濃濃的清香氣味,神農氏就湊近鼻子去聞了一聞,頓時頭暈就減輕了許多,胸口也不像之前那樣憋悶了。
于是,神農氏順手就拔起了一株此草,挑選出其中的根塊,放到嘴邊咀嚼起來,隻覺得此物入口之後,其味道香中帶辣,香辣之後清涼感頓生。食用根塊後沒一會兒,神農氏的肚子就咕噜咕噜地響起來,把之前誤食的毒物洩瀉之後,神農氏的病就這樣全好了,身體感到非常的舒暢。
因為神農氏本姓“姜”,于是就把這尖葉草取名為“生姜”,意思是它能夠使自己起死回生,作用是非常神奇的。
神農嘗百草
生姜作為藥食同源之品,長久以來也受到廣大人民的青睐,今天小師弟就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幾道由生姜制作的藥膳吧。
姜棗紅糖湯
原料:姜30克、大棗30克、紅糖30克。
做法:将前兩味洗淨,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服。
功效:溫經散寒。适合經期畏寒或小腹冷痛的人,也适合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者。
姜母鴨
原料:紅面番鴨(或用菜鴨代替)1000克、老姜50克、熟地、當歸、川芍、黃芪各5克,枸杞子20克、芝麻油(以黑芝麻油為好)20克、米酒50克、白糖20克、醬油6毫升、精鹽10克、味精2克。
做法:将鴨肉洗淨後切塊,老姜切成片;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待姜片煸至微微發黃時将鴨肉倒入;炒至鴨肉變色時倒入适量醬油炒至上色,炒均勻後倒入米酒,繼續維持中火翻炒約15分鐘;待鴨肉水分炒幹、顔色變深的時候,加入糖、八角、桂皮,加适量的鹽調味;加水沒過鴨肉,開大火燒至沸騰,轉小火慢炖1.5小時;出鍋前10分鐘将枸杞等中藥加入,開大火拌勻燒至湯汁濃香,最後加入味精出鍋即可。
功效:氣血雙補、滋陰降火。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适合在潮濕炎熱的時候食用。适用于氣短、乏力、面色唇色淡白、活動後易疲勞出汗且平素怕冷等人群。
那麼,今天的神農識藥就到這了,希望大家喜歡,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可以在背景留言,我們每一條留言都會看的喲~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