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微網誌、頭條等熱搜榜中,那些與“首富”“富豪榜”“豪門家族”“高淨值人群”等有關的資訊,最能吸引大衆了。
11月13日,胡潤百富釋出《2021中國高淨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指出,中國高淨值家庭财富總資産達到125.9萬億,可投資資産約占67%。擁有600萬人民币家庭淨資産的“富裕家庭”有501萬戶;擁有千萬人民币家庭淨資産的“高淨值家庭”有202萬戶;擁有億元人民币家庭淨資産的“超高淨值家庭”有13萬戶。
衆人圍觀,直呼“傷不起”“拖後腿”,眼中滿是“羨慕嫉妒恨”。然而,在這些财富數值背後,富豪家族的成長曆史,貫穿發迹興起、投資發達、資産配置與傳承智慧,更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
初代發迹:天時地利人和後的順勢而為
任正非說過“大時代一定會産生大英雄”。在财富積累的路上,“時勢造英雄”更為突出。近現代被稱為“造富神話”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蓋茨家族、摩根家族、福特家族 、迪斯尼家族 、杜邦家族等,還有中國内地的榮氏家族、劉氏四兄弟,香港的李嘉誠家族,台灣的王永慶家族等。
這些家族龐大到令人震撼,對于他們,除了讓人豔羨的财富王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們家族的發迹史,譬如創富初代勇敢、睿智、頭腦靈活、敢闖敢幹,有靈敏的商業嗅覺,似乎一切好的形容詞都能用上。
譬如我們所熟知的:
制圖:金小鵲
不可否認,創富初代的确善于把握時代的脈搏,以敏銳的商業洞察力發現并抓住伴随技術、政策、經濟發展大勢的财富機遇。
然而,創富初代的成功,離不開當時的經濟大環境(天時地利)、出身背景(人和)、思想認知(格局)等時勢因素。
具體來看,創富初代的發迹,基本都在美林周期和資本周期的蕭條末期,此時經濟大勢已在複蘇前夕,很多“不良資産”的狀況已漸漸清晰,隻要細心觀察,勇于突破和改革,就能抓住曆史給予的“關鍵時刻”,讓企業起死回生,步入蒸蒸日上的軌道。
此外,創富初代的人緣背景,都是有迹可循的,即便是白手起家的初創者,也有驚人的成為富豪的基礎。知名部落客何加鹽做過抽樣統計:隻有家裡擁有一定的背景,才能積累和傳承商業成功所需要的素質、資源,或提供成長的條件。
相對而言,精英家庭更容易出超級富豪。據統計,中國22位超級富豪中,出身精英家庭的就有17位,占77%,其中上層精英家庭又比一般精英家庭更容易出超級富豪,比例為10:7。考慮到上層精英家庭在人口比例中的占比本來就極少(估計位居前0.1%),其成功機率比其他家庭要高很多倍。
制表:金小鵲
當然,也并不是越精英的家庭越容易出現超級富豪。這裡面官位最大的也就是王石前嶽父(省委副書記),曹德旺的哥哥是副省長,财富最多的是王興父親(地區性土豪),馬化騰的父親是上市公司副總。
這些富豪雖然出身背景不同,但他們都有大時代下不安于現狀,想改變命運,敢于拼出一片天的鬥志和原動力,才能積累起超額财富。
興旺發達:投資擴張夯實财富帝國
創富初代有了财富的原始積累,就面臨小富即安還是繼續投入的選擇,不過大富之人的目标高遠,絕不甘心小富即安,就算是他自己想,當初跟他一起闖的人也不想。是以,成功的企業是動力火車,在成功欲望的推動下,投資并做好資産配置,是富豪家族的必經之路。
對企業家而言,做好投資必須具備産融思維。與一般的投資者不同,企業家最關鍵的,還是要圍繞主業做投資,所謂兵分正奇,主業是正兵,用來做内增式增長,投資是奇兵,做外延式增長,而正奇就是産融,産融結合才能讓企業快速發展壯大。
我們也常會看到,一個公司的擴張性投資,很多也是圍繞自己的主業進行,不過,不同的企業家投資擇時的能力不同,是以投資的回報率也不同。從廣義經濟視角來看,資本周期類似于熊彼特提出的“創造性毀滅”的過程,經濟繁榮後蕭條的作用是清理在繁榮時資本的錯配。優秀的企業家善于結合資本周期來分析所在行業的生産流程、市場結構、競争格局等,并作出正确的投資決策。
近年來,火爆的VC/PE圈就有很多企業家涉足,譬如雷軍、馬化騰、馬雲等大佬,很是熱衷加碼創投,雷軍還成立了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進軍基金圈。馬化騰上司的騰訊帝國,也将投資視為騰訊長期的核心能力和核心業務。
此外,富豪們的投資,還有更高格局的資産配置政策,可以說科學合理的資産配置是成就巅峰豪門的堅實基礎。對手握巨額财富的家族而言,“錢生錢”的本質是用錢購買資源和智慧,以實作專業運作下财富的穩健增值。
這裡不得不提頂級富豪的“另一隻手”——家族辦公室。作為财富管理的專業服務機構,家族辦公室能為富豪家族提供個性化、體系化、私密化的資産配置方式,更能高效地實作财富的保值、增值以緻世代傳承。
《The Global Family Office Report 2020》資料顯示,與一般家庭投資相比,家族辦公室的資産配置相對均衡,配置的資産種類更多。從配置比例來看,現金類資産占比為7.6%,債券資産占比為16.3%,股票類資産占比為32.4%,未上市股權投資占比為18.7%,不動産資産占比為17%,對沖基金占比為4.5%,REITs占比為1%,貴金屬占比0.8%。
家族辦公室大類資産配置情況
制圖:用益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作為“貴金屬之王”,也常被家族辦公室納入資産配置之列,這主要是因為黃金的避險保值功能,以及作為全球貨币之錨和投資組合穩定器的功能突出。
目前,國内富裕階層對家族辦公室的真實需求越來越濃。據《2020中國家族辦公室白皮書》披露,國内的家族辦公室總數在2000-3000家左右,在過去一年的疫情期間,有36.9%的參與者表示其家族辦公室的投資回報獲得了較為滿意的增長。
所謂“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家族辦公室在家族财富管理及傳承領域所做的貢獻,是舉世矚目的。從1882年約翰·D·洛克菲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家族辦公室開始,家族辦公室就逐漸成為富豪家族安全管理财富、規劃傳承、破解“富不過三代”魔咒的利器。
望族傳承:系統籌謀+“四脈神劍”
如果說創業帶有賭性,投資有點玄學,資産配置講求科學,那麼家族傳承既是智慧又是藝術。與創富相比,守富和傳富更難,從20世紀開始,“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成為懸富豪頭上的一把利劍,有很多創富初代的辛勤碩果,因為沒做好傳承而讓家族财富付諸東流。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公布的一組資料顯示,我國家族企業平均壽命隻有24年,隻有不到30%的家族企業能進入第二代,不到10%能進入第三代,而進入第四代的隻有大約4%。
可見,家族的傳承并非易事,因而對很多創富一代來說,最難的不是白手起家,不是财富積累,而是企業和财富傳承。
事實上,家族傳承不僅僅是财富的傳承,更多的是精神、文化、思想精髓的傳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家族傳承智慧上,隻有真正将家族興旺的精髓一代代傳承下去,才能讓家族繁榮永續。
曾國藩曾告誡家中的兄弟子侄曰:“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後世也印證了,正如曾國藩所希望的那樣,曾氏家族綿延至今,依然熠熠生輝、興旺發達。其家族在200年間,子孫之傑出者240餘人,在衆多領域為社會作出重大貢獻,其中不乏曾紀澤、曾廣铨、曾紀鴻等外交、數學方面的傑出人才,還有很多留學歐美或日本等國,取得博士、碩士學位或獲得院士、教授、研究員等職稱。
作家馬伯庸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曆經許多人的呵護與打磨,在漫長時光中悄無聲息地沉澱,慢慢的,這傳承也如同古玩一樣,會裹着一層幽邃圓熟的包漿,沉靜溫潤,散發着古老的氣息。
古董有形,傳承無質。它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圖檔來源:攝圖網
有人說:“家族傳承是血脈、财脈、文脈、人脈的結合”。這“四脈神劍”脈脈相扣,做好傳承可讓家族永續興旺。其中,血脈可視為家族成員的健康;文脈則是一個家族精神和靈魂,是根和魂,包括家風家教、精神信仰、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經商天賦等。人脈則是家族成員連結社會的重要資源,其中家族慈善是人脈傳承的好方法。
總體來講,家族财富的傳承在硬體上幾乎沒有障礙,一張支票、一紙協定就可以順利傳遞給下一代,難就難在家族文化、家族精神、經營理念等“軟體”方面的傳承。隻有将家族傳承視為一個重大的系統工程,将傳承重心放在核心部分的精神品質方面,才能真正實作望族的成功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