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這一期,給大家帶來的也是暴王龍的一種,屬于暴龍超科,生活在晚白垩紀,距今7000萬年到7400萬年前,它就是特暴龍,化石大多發現在蒙古,中國也有發現,但多數隻是破碎的骨頭。後來經過專家們的不斷研究,最終組合起來并命名為勇猛特暴龍。
特暴龍
勇士特暴龍最初被視為暴龍的一個種,近年來随着化石不斷地被人們發現,勇士特暴龍的分類也漸漸地被認為是暴龍科屬。但是科學家也将它們與特暴龍進行了區分,給它們了一個獨立的科屬,在暴龍超科的其他屬。在2003年,對出土的分支龍化石,進行研究發現,可能與特暴龍有着親緣關系,但是分支龍卻沒有暴龍科屬的頭部特征。這個現象,就現在的科技水準還沒有辦法給出合理的解釋,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随着科技的不斷發展,慢慢地也給給我們答案,根據出土的化石研究,發現了在不同區域的特暴龍演化出的個别支系,對分支龍的幼年化石體型的研究發現,分支龍的牙齒比特暴龍的多,在口鼻部上有獨特的牙齒凹槽,是以也進一步說明了特暴龍或許不屬于暴龍科的一族。
但是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專家們還是将特暴龍歸屬為暴龍科的暴龍亞科。該亞科包括了比較早的懼龍、比較晚的暴龍,它們的化石都發現于北美洲,還有就是近期發現的蒙古分支龍。特暴龍是一種大腳獸類恐龍,它的腳相對于同類恐龍來說,比較的粗壯,位于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化石,說明這一點。
特暴龍化石
特暴龍是大型的暴龍,現今已知暴龍最大的個體有12米,頭部離地面有4.2米,出土的化石顯示有7.5噸。
特暴龍同暴龍科一樣,體型和外形都與其他暴龍一樣,前肢都比較短小,相對于暴龍科中是最小的。有兩隻手指,後肢粗厚,有利地支撐着它上噸的體重,其中,後肢有三根腳趾,使得特暴龍有充足的力量抓住地面,将其重心保持在臀部,與地面保持水準。
在2003年,對特暴龍頭部進行研究發現,不同地區的特暴龍之間有着不同的差異,就拿中國發現的特暴龍和北美洲發現的特暴龍來說,兩者之間在咬合力上就有顯著差別,随着不斷的深入研究對比發現,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頭骨構造上存在顯著的差異。
特暴龍頭部化石
随着化石的不斷出土,專家發現特暴龍大多生活在潮濕的平原,大多有河道,同時特暴龍也是頂級的捕食者,可以捕食大型恐龍,但出土的化石顯示多數特暴龍主要是以小型的恐龍為食。在當時它的脾氣也是在恐龍圈中數一數二的,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想想或許和現在的平頭哥是一樣的存在,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幹架的路上,作為暴龍科一族,特暴龍也是蛋生的恐龍,但是與其他恐龍不同的是,特暴龍對自己幼崽十分的上心。它們一般都會把巢建在遠離大型肉食類恐龍的地方,這也使得它們的幼崽成活率很高,在白垩紀晚期達到巅峰,這一時期,特暴龍與當時的霸主霸王龍是不可小看的存在,同時與他同一時期存在的鐮刀龍都在他的食譜範圍内。
特暴龍的大部分化石,是成年或亞成年個體,很少發現幼年個體的化石。在2006年發現的一個幼年個體身體骨骼,頭顱骨比較的完整,測量得到頭部長度為29cm,這讓考古學家們研究它的生長提供了有效的資訊。這個幼年個體化石,死亡時的年齡大約是2到3歲。與成年個體相比,頭顱骨的結構虛弱,牙齒不是很壯實,這也說明了一點特暴龍的幼年個體基本對同類構不成威脅,也避免了與成年特暴龍競争相同食物來源。好啦,今天這一期節目就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贊收藏,同時後期也會專門,制作一集關于特暴龍的視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首頁檢視,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