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是前蘇聯作家米哈依爾·亞曆山大維奇·肖洛霍夫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構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後曆時14年。
《靜靜的頓河》展現的是哥薩克人如何通過戰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會主義。《靜靜的頓河》是一部描寫具有重大曆史意義時代的人民生活史詩, 在不到五年内,格裡高利一會兒投入紅軍,一會兒倒向白軍,雙手沾滿了兩方面的鮮血,他的沖突和痛苦顯然與他所屬的特定的群體無法切割。肖洛霍夫因《靜靜的頓河》作品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1.青草淹沒了墳墓,時間吞噬了悲傷。清風掃去征人的腳步,歲月舔盡了創痛和那些久未盼到親人、而且無日再盼的人們的懷念。歲月苦短,上帝賜給我們大家踐踏青草的時間是很有限的……
2.他往回走着,向日出的地方望去,那裡黎明前的昏暗已經在消逝。
3.每到黃昏,當霞光黯淡下去的時候,普羅珂菲就抱着老婆,走到鞑靼村外墓地的土崗上,把她放在土崗頂上,背朝着一塊千百年來被風吹雨打得千瘡百孔的巨石;然後自己坐到她身旁,就這樣,他們久久地向草原眺望着,一直眺望到霞光完全消失的時候。
4.人們在那裡決定自己和别人的命運,我卻在這裡牧馬。應該逃走,不然就會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5.東風浩蕩,也吹不到家鄉親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