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居敬:《公羊·隐三》君子大居正。意為君子以安于正道為足貴。據此大居敬就是君子以敬誠為貴之意。
現在的大居敬,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宅,住在這裡的是一位大叔,看我們進來,簡單打了個招呼後自顧自地忙着自己的事情。也許是見多了遊客們的造訪,也沒精力再對每一個遊客做過多的介紹了。
我很體諒大叔的心情,畢竟,這是人家自己的家,我們的到訪本身就是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大叔忙着自己的事情,我們就随意在老宅裡參觀,各得其所吧。
老宅舊屋多年沒變,但生活本身還是發生了變化,家裡的生活器具以及家具等等還是發生了改變。守着的是老屋,但不可能沿襲以前的生活模式,變是必然的,不變則是相對的。
有人提出了如何進行古村改造的問題,村民們是不是一定要延續古人們的生活方式,那肯定不行。社會都發展到了現代,讓現代人再按照古人的模式生活顯然是不可能的,但古宅的改造問題就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将古建改造成現代人的居所,這是古村古建的最大難題。吳家大院就是培田古建改造的一個特例,在最後我會着重介紹吳家大院的情況。
這所民宅叫做亦愛居,雖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民居,我是因它的名字而駐足。
亦愛居,多好的名字,住在這裡的人兒應該每天都充滿了愛意的在生活,真好!
書院群落是培田古民居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南山書院從順治七年到乾隆三十年,共培養出191位秀才,明代兵部尚書裴應章到培田考察後感觸很深,揮筆寫下了“距汀城郭雖百裡,入孔門牆第一家”的聯語。到了清末,培田村已經發展成為文有“南山書院”,武有“般若堂”為代表的文武兼修的教育局面。
南山書院有500多年曆史,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間,創辦人為吳祖寬,前身為石頭丘草堂。培田自古有尊師重教的習俗,浙江退職知府、進士謝桃溪,清朝福州名才子邱振芳和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等人曾執教于此。該書院坐落在山腳下,圓石鋪階,踏上石階,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書卷氣。
門口有一副明朝禮部尚書裴應章曾慕名到培田考察時,為該村的“草廬傳正學、绮裡看清聲”所震撼而欣贈聯“距汀城廓雖百裡,入孔門牆第一家”。門口的青苔給南山書院增添了古老的氣息。
遺憾的是我們去時南山書院大門緊閉,無法親身去體驗當時的場景。
孔子曰:“學而優則仕”。一代一代培田人的理想是在耕讀為本的前提下像吳拔祯那樣,寒窗苦修,入閣拜相,光宗耀祖。是以,培田先祖特崇文重教,書院群落遠近聞名,私塾和學堂分布在培田村前村後,朗朗書聲傳于村中任何一個角落。據傳,在培田八百多年的曆史中,共有“南山書院”、“十倍山書院”、“雲江書院”、“紫陽書院”、“等天學堂”等18座書院,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處于村南的“南山書院”。
如今的南山書院作為古建被保護了起來,而就在它的旁邊就是建立的培田國小。這裡,依然是孩子們學習、讀書、成長的地方。
新舊學校,合二為一,倒也相得益彰。
正值學校放寒假期間,不然,此處定是村中最有生氣和活力的地方。
學校門口栽種的這棵梅花,也正是為了那句話: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正是:南山育才俊,華國做棟梁。“耕讀為本和崇文重教”一直是培田人恪守的理念和祖訓。從乾隆到光緒三十年,這裡培養出的狀元、榜眼、翰林、進士、秀才有百餘人之多;民國年間,從這裡走出的學子有赴日求學的,有赴法勤工儉學的。解放後,這裡培養出的大中專學生有幾百人,其中不乏教授、工程師、作家、畫家……折射出客家人耕讀文化之積澱。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我留下了一張個人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