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難得一見的清康熙青花釉裡紅海濤紋十龍盤

青花瓷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瓷器種類之一,以清新淡雅而著稱。而釉裡紅瓷器是一種以銅為着色劑的瓷器,因燒制難度極高而産量稀少。青花釉裡紅,俗稱“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繪圖案花紋,然後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釉裡紅,是指用銅的氧化物(銅花)為着色劑配制的彩料,在坯體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繪紋樣,再蓋一層青白釉,然後裝匣入窯,經1250C~1280C的強還原焰氣氛,使高價銅還原成低價銅,呈現嬌妍而沉着的紅色花紋。釉裡紅是我國的傳統釉下彩裝飾之一,它是用銅作着色劑的色料在坯體上描繪各種紋樣,然後施透明釉經過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在釉裡透出紅色的紋樣,故稱"釉裡紅"。 青花釉裡紅瓷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釉裡紅瓷器始于元代,興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釉裡紅瓷是在瓷胎上用銅紅料着彩,然後施透明釉,用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工藝過程和青花瓷完全一樣,不同的是青花用钴料成彩,而釉裡紅則用銅紅料,與其他瓷器比起來,"釉裡紅"瓷器的燒制難度極高,對工匠而言更是極大的挑戰。由于銅紅料甚為敏感,制作過程中無論是底釉成分、銅紅料比例或焙燒溫度,都必須達到最精确的水準,稍有偏差,便往往導緻其不能達到預期的一抹豔紅。是以,"釉裡紅"在創燒之初很不成功,輕易燒不成,色彩鮮豔的"釉裡紅"難得一見,顔色多為淺紅、黑紅、灰黑色。燒制難度如此之高的青花釉裡紅瓷器,在明朝中期後曾一度消失,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間才再次出現。請君欣賞清康熙青花釉裡紅海濤紋十龍盤的極緻之美。

難得一見的清康熙青花釉裡紅海濤紋十龍盤
難得一見的清康熙青花釉裡紅海濤紋十龍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