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地處京杭大運河的北運河中段,自古“望夕陽斜于京都,放扁舟而至津塘”,堪稱“首都之門戶,漕運之咽喉”。在千餘年曆史程序中,香河縣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産,成為中國大運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香河縣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強化傳承、合理利用”的方針,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提煉大運河文化價值,講好大運河的故事,用運河文化擦亮“京畿首驿 如意香河”新名片。
香河大運河文化研究會會長 王愛民
多年來,運河文化研究會一直在深入挖掘和梳理香河大運河的文化資源、文化内涵。現在研究會正在編輯新的香河運河文化叢書,一共10本,包括香河的民俗文化、詩詞文化、飲食文化、民間文學、民間手工藝等内容,現在基本上完成了初稿,計劃明年上半年正式出版發行。
近年來,香河縣制訂完成了《香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發展規劃》,啟動了安頭屯中幡、景泰藍、通臂拳、京繡、京東大鼓等非遺項目傳承基地、傳習所改造提升工作。2019年,香河縣在全市率先建成“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成為集非遺展示宣傳、研究保護、教育傳承、互動體驗、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基地和大運河文化傳播視窗。
在北運河香河段還有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是紅廟村金門閘遺址。我們通過深入挖掘梳理,查閱大量史料文獻,在金門閘遺址建設完成了香河金門閘水利展示館,成為下一步對外宣傳運河水工文化的重要視窗。
通過深化與京津地區運河文化的合作交流,加強文化創意衍生品開發和大運河文化藝術精品創作,運用移動互聯的方式進行宣傳,運河文化遺産已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為了傳播推廣宣傳運河文化,我們依托移動端的輕應用平台和新技術,在2019年底開發上線了香河大運河文化雲名片,包括香河的概況、曆史村鎮源流、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地圖導航、VR全景等,讓香河的運河文化看得見、摸得着、帶得走、用得上、傳得開。
來源:《廊坊零距離》
記者:簡偉 解京
編輯:梁雪
欄目名稱:《廊坊零距離》
播出頻道:新聞綜合頻道
播出時間:首播:17:45
重播:22:25 次日06:45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