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社會風氣相對比較開放,人們表達感情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含蓄。還記得唐朝“最溫柔的和離書”嗎?“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婵鬓,美掃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一别兩寬,各生歡喜......伏願娘子千秋萬歲。”而今天要說的,是唐朝“最恩愛墓志”。
墓志是丈夫寫給妻子的,妻子名叫李倕。她的身份不一般,先祖是李淵,曾祖父是李淵第18子舒王李元名,祖父是豫章郡王李亶,父親是嗣舒王李津,按輩分算的話,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平輩,唐朝的公主,一出生就擁有金尊玉貴的身份。然而,這位公主25歲就早逝。
盛唐時期,人們的審美趨于華美瑰麗,公主是貴女,下葬時自然會有大量陪葬品。李倕的墓葬是21世紀初在西安一座校園内發現的,随後,考古現場出土了堪稱史上最精美的一頂鳳冠。鳳冠在曆史上并不少見,明代皇後就擁有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等等。
這頂鳳冠特别在哪兒呢?原來,考古人員發現李倕墓葬時,她的棺木都已經朽壞了,墓葬也曆經風雨摧折,有不少損毀之處。幸好李倕的屍身儲存尚且完好,墓中不少珍貴物件也尚且留存。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是戴在李倕頭上的那頂“巨型奢華鳳冠”。
鳳冠的樣式有明顯的盛唐瑰麗精美風格,盛唐時期,貴族會用色彩絢麗的奇鳥羽毛、各種珍貴的寶物作頭面裝飾,如琥珀珍珠、綠松石、紅寶石、貝殼、瑪瑙、金、銀等,而人們能夠從史料中了解到的裝飾物,全都出現在了李倕的鳳冠上,光寶石就有将近400顆!
墓主的陪葬品可以看出兩件事:一,墓主生前的地位;二,墓主在親人心裡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極愛自己的妻子,李倕丈夫不至于将她的鳳冠弄得比皇後還奢華。後來,這頂鳳冠與李倕的容貌都被複原,一經展出,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據介紹,鳳冠的工藝即使現代技術也難以複制。
李倕的丈夫是誰呢?查閱資料得知,他的名字叫做侯莫陳,可能有鮮卑血統,做了一個正七品下階文散官,李倕大約在及笄之年嫁給了他,然後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死于長安勝業坊,年僅25歲。相伴十年後妻子驟然離世,侯莫陳悲痛萬分,他親筆寫下墓志:
“夫人諱倕、字淑娴......哀挽成吟......行多動咽、有子在于襁褓......終痛彌天之别......曠野兮生荒草,千秋萬歲兮多悲風!”一字一句仿佛泣血滴淚,讓人能透過字裡行間感受到一位丈夫的真情,何況李倕剛剛生下孩兒就難産離世,抛下丈夫孩子呢?喪妻之痛,難以言表!這份真情實感,足以讓它當選唐朝“最恩愛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