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中野、華野大戰黃維兵團,結果,大獲全勝後,華野五個參戰的縱隊歸建時卻兩手空空,他們的戰鬥總結裡也罕見地出現三個“零”-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

要知道,在淮海戰役中,每次大戰結束,華野都會從國民黨軍那裡繳獲一大批武器裝備,俘獲大量國民黨官兵,殲滅數量不等的國民黨官兵。

人們不禁要問,是不是統計戰績時出了什麼岔子?或者在哪個環節上搞錯了?

其實大家都猜錯了,黃維兵團被全殲之後,我軍既繳獲了國民黨軍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俘獲了大量國民黨官兵,殲滅了大量敵人,斬獲頗豐。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那麼,那些戰利品和俘虜哪裡去了?殲敵數為“零”又是怎麼回事?

要講清楚這件“蹊跷”的事,就得從頭說起了。

淮海戰役,我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是絕對的主力,其中,打黃百韬兵團、杜聿明集團時,華野唱主角,中野是配角;圍殲黃維兵團時,則是中野唱主角,華野當配角。

我軍兩大主力部隊配合默契,各司其職,才共同打赢了淮海戰役這場中外聞名的大規模戰争。

大戰開始時,連戰連勝的華野士氣高昂,兵員充足,裝備優良,各縱隊的火力配備也十分齊備。

相比之下,中野的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在挺進大别山之前,中野的各項實力并不差,許多方面甚至優于華野,但是,為了“全國一盤棋”的戰略大局,中野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在“挺進大别山”的戰鬥中,中野有将近5萬的精銳力量遭受了重創,當時,為了輕裝上陣,中野甚至丢棄了百分之九十的重炮,部隊的整體戰鬥力大大削弱,可謂傷筋動骨。

即使這樣,劉鄧大軍仍然發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戰鬥中,中野配合華野部隊英勇作戰,出色地達成了戰役目标。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更令人欽佩的是,在圍殲國民黨黃維兵團的戰鬥中,中野責無旁貸地扛起了重擔,充當了這場戰役的主角。

要知道,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可不是一支普通的國民黨部隊,這個兵團有十二萬兵力,全軍配備了全套現代化裝備,其中有國民黨“五大主力軍”之一的第十八軍,其他也大都是國民黨精銳部隊。

可這一切并沒有吓倒劉鄧大軍,他們表現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決意以幾乎相等的兵力包圍國民黨黃維兵團。

戰前,中野首長甚至表示:哪怕中野部隊打光了,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對此,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陳老總這樣感言:中野此舉甚為“感動和欽佩”。

也就是這個時候,陳老總的華野做了三件事,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給了中野“雪中送炭”般的支援。

第一件事,華野陳老總出任了中野第一副司令員。

淮海大戰即将打響,華野司令員、政委一肩挑的陳老總突然有了個新職務-中原局第二書記和中野第一副司令員。

但是,陳老總仍然兼任華野司令員、政委,粟裕大将成為了華野代理司令員兼代理政委,實際負責指揮華野作戰。

如此錯綜複雜的職務交集在一起,确實會讓不明就裡的人看得暈頭轉向,是以有人可能會問,大戰在即,陳老總這樣的任職安排,其背後到底有什麼深意?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其實,這是我軍“共享”資源的一項創新之舉。

當時,華野大軍擁有40餘萬兵力,人數接近中野的4倍;輕重武器補給充沛,“家底”殷實,尤其有上百萬發炮彈這樣的“存貨”。

另外,華野此前接連打敗了國民黨幾支主力部隊,比如張靈甫的王牌整編第74師,繳獲了大量美式裝備。

總的來說,在我軍幾大野戰軍中,華野的綜合實力僅次于東野,可謂兵強馬壯。

而中野剛經曆了“挺進大别山”之戰,元氣尚未完全恢複,眼下即将面對國民黨黃維兵團這樣的“硬骨頭”,如果沒有一副好“牙口”,戰鬥将會十分困難。

具體來講,一是兵力不足,二是武器不過硬。

陳老總在這個時候突然就任中野第一副司令員,可以比較順暢地統籌華野的力量,達到中野與華野“資源共享”之功效。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陳老總這一舉動收效顯著。在陳老總協調下,在關鍵時刻,華野對中野的支援非常“給力”,可以說是要人給人,要炮給炮。

兩支勁旅互相支援,配合默契,客觀上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第二件事,關鍵時刻,華野調來五個縱隊。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淮海戰役進入第二階段後,中野抓住了黃維兵團急于援就黃百韬的心理,成功地捕捉到了戰機,将黃維兵團這股國民黨軍隊圍堵在了雙堆集。

這個時候,中野的兵力、火力不足的問題就成了最大的問題,用“捉襟見肘”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中野部隊一共不過12萬人,包圍圈内的國民黨黃維兵團也是12萬人,但是敵人的裝備遠勝過中野。

國民黨黃維兵團不僅是成建制的機械化部隊,大量配發了美式槍械,軍中擁有數量不少的重炮和坦克,甚至還有飛機助陣。

相比之下,中野就“寒酸”得多了。

怎麼樣在短時間内圍殲對手,中野面臨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就在戰役進入關鍵時刻之際,華野派來了五個主力縱隊,迅速加入了圍殲國民黨黃維兵團的戰鬥之中。

華野此番參戰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他們帶來了幾乎所有的重裝武器,對中野部隊來說,這種支援絕對是“雪中送炭”、如虎添翼。

一時間,黃維兵團陣地被華野洶湧的炮火覆寫,我軍在火力上完全壓制住了敵人,再加上我地下工作者大顯神威,國民黨第110師在廖運周将軍率領下成功起義,黃維兵團不可避免地走上全軍覆沒的不歸路。

第三件事,陳老總約法三章:一切繳獲歸中野。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大戰前,陳老總對參加圍殲黃維兵團的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等定下了“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之一:把華野的炮兵主力全部拉上去,保證戰鬥勝利。

陳毅還要求指揮員們“積極主動,實實在在,不惜代價!”

這一點,指戰員們不折不扣落實了。

“約法三章”之二:戰後的所有繳獲全部歸中野,華野參戰部隊不帶走一槍一彈。

華野指戰員都知道,黃維兵團裝備精良,打下國民黨黃維兵團無異于“發了大财”,而特縱司令陳銳霆更是“愛炮如命”之人,對他來說,陳老總“約法三章”中的這一條着實讓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但是,陳老總的指令沒有半點含糊,指令就是指令,必須無條件執行。更何況,我軍之是以越打越強,除了嚴明的紀律之外,我軍進階指揮員普遍具有大局觀。

華野參戰部隊官兵最終嚴格執行了這條指令,戰鬥結束後,他們把國民黨黃維兵團堆成小山一樣的武器裝備悉數移交給了中野部隊。

然後,華野參戰的五個縱隊在規定時間内按時歸建,與以往不同的是,大勝後的五個縱隊“兩手空空”而歸。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這也創下了一個紀錄,這是淮海戰場上華野主力部隊唯一的一次“零繳獲”。

“約法三章”之三,陳老總指令:所有俘虜都交給中野。

國民黨黃維兵團在淮海戰場全軍覆沒,除了戰死的官兵及少量官兵漏網之外,被俘的國民黨官兵數以萬計。

按照慣例,經過簡單的教育訓練教育之後,絕大多數國民黨被俘官兵會自願加入我軍,這也是我軍補充兵員的重要管道。

不得不說,陳老總“約法三章”中的這一條真可謂真心真意、細緻入微。“把所有俘虜都交給中野”,也就意味着給中野留下了大量的補充兵員。

正如陳老總強調的那樣,華野對中野的支援确實做到了“實實在在、不惜代價”。

不僅如此,在戰後的總結報告中,華野居然沒有把這場戰役的殲敵數統計在内,這又創下了一項紀錄:這是華野主力部隊在淮海戰役期間唯一的一次“零俘虜”、“零殲敵”。

華野大戰黃維兵團,戰後卻零繳獲、零俘虜、零殲敵,搞錯了吧?

加上前面所說的“零繳獲”,這三個“零”成為一段佳話,充分展現了我軍将領的高風亮節、博大胸懷和無與倫比的團隊精神!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黨軍中派系林立,自上而下充斥着爾虞我詐、各求自保之頹廢形态,以至于見死不救的案例不勝枚舉、屢見不鮮。

是以可以肯定地說,這是國民黨軍隊全面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人民軍隊必然所向披靡,一路向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