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ndroid、iOS曆史版本對比

本文按時間順序,試着梳理Android和iOS誕生以來的各重要版本以及其特點,看看這兩個系統各自的發展速度和重點。

2007年06月,iOS1.0

劃時代的iOS第一代釋出,可以說最核心的智能手機應用在這個版本已經有了,包括地圖、浏覽器、itunes、全螢幕觸摸操作,這也可以了解當第一代iphone出現時帶給所有人的震撼。

Android、iOS曆史版本對比

2008年07月,iOS2.0

2.0最重大的改變是開放了AppStore,可以開發和使用第三方應用了,這幾乎是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生态的基石。

2008年09月,Android1.0

iOS2.0之後2個月,Android橫空出世,全球第一台Android裝置是HTC Dream。Android在1.0時基本也把完整的智能手機體驗帶給了廣大使用者,當然也包括了AndroidMarket。

2009年04月,Android1.5(Cupcake 紙杯蛋糕)

增加了虛拟鍵盤的支援,之前隻支援實體鍵盤

支援Widget功能,可以在桌面建立音樂播放器、檔案夾快捷方式等功能

其他優化

2009年06月,iOS3.0

各功能的優化,包括支援了早該有的文本剪切、複制、黏貼等功能

2009年09月,Android1.6(Donut甜甜圈)

支援CDMA網絡

2010年04月,iOS3.2

主要添加了對iPad的支援

2010年05月,Android 2.2(Froyo凍酸奶)

支援将軟體安裝至存儲卡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功能,從此再也不用擔心手機記憶體卡裝不下app了

引入JIT

即時編譯技術(Just-in-time Compilation,JIT),是一種通過在運作時将位元組碼翻譯為機器碼,進而改善位元組碼性能的技術。JIT技術可以部分提高Android的程式執行效率,但對圖形渲染、線程排程、I/O等都無明顯的改善,是以這種技術的引入遠沒有官方宣傳的那樣得到幾倍的提升。

浏覽器采用V8 JavaScript 引擎,将 JavaScript 的性能提升了 2 到 3 倍。

2010年09月,iOS4.1

顯著的變化是支援了多任務,盡管并不同桌面系統中真正的多任務處理,但這是蘋果了解的在移動裝置上使用者所需要的多任務。随着多任務支援,輕按兩下home鍵的效用由原來的截屏操作,變為顯示最近運作的應用。

2010年12月,Android2.3(Gingerbread姜餅)

Gaming Api

将 Android 遊戲推到了新的高度

NFC(近場通訊)

電池管理

能夠監測裝置使用電量的具體方式以及裝置方方面面(螢幕亮度、正在運作的應用等)消耗的電量,因而可幫助您充分延長電池續航時間。

這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系統,導緻一個很長的時間内國産機一直保持在這個系統版本上。

2011年02月,Android3.0(Honeycomb蜂巢)

專為Android平闆設計的作業系統,但卻是個短命的版本,因為他不相容phone

2011年04月,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冰淇淋三明治)

統一了手機和平闆作業系統

基于linux3.0.1核心

性能優化

2011年10月,iOS5.0

重點功能是增加了siri,雖然當時很驚豔,但現在基本是個雞肋功能。

2012年06月,Android 4.1/4.2/4.3(JellyBean 果凍豆)

GoogleNow 類似siri

性能以及穩定性的提升

2012年09月,iOS6.0

無明顯亮點,槽點是把之前一直使用的GoogleMap換成了蘋果自己的Map

2013年09月,iOS7.0

UI從拟物化轉變為扁平化

支援指紋識别

2013年10月,Android 4.4(奇巧Kitkat)

各種功能的優化,雖然沒有明顯的亮點,但穩定性較高,很長一段時間國内Android系統的主流版本,甚至到4年後的今天,仍然占有了約5%的市場

2014年09月,iOS8.0

加強了開放,給與開發者更多的架構接口,比如支援小插件,通知可自定義更多操作,支援第三方鍵盤,開放指紋識别等。

2014年10月,Android 5.0(棒棒糖Lollipop)

采用全新Material Design界面

采用ART虛拟機

全面由 Dalvik 虛拟機轉用 [Android RunTime](ART)編譯虛拟機。官方宣稱新的虛拟機相較于舊虛拟機,性能可提升四倍。

2015年09月,iOS9.0

還是一些新特性,如iPhone 6s/6s plus支援3D-Touch等

2015年10月,Android 6.0(棉花糖Marshmallow)

全新的權限機制

在原有AndroidManifest.xml聲明權限的基礎上,新增了運作時權限動态檢測,以下權限都需要在運作時判斷,包括:身體傳感器、月曆、攝像頭、通訊錄、地理位置、麥克風、電話、短信、存儲空間。

增加Android Pay付費功能

2016年08月,Android 7.0(牛軋糖Nougat)

支援多視窗

通知增強功能

配置檔案指導的 JIT/AOT 編譯

JIT 編譯器對 Android 運作元件目前的 Ahead of Time (AOT) 編譯器進行了補充,有助于提升運作時性能,節省存儲空間,加快應用更新和系統更新速度。

2016年09月,iOS10.0

體驗優化

允許删除蘋果預設應用

siri開放給第三方

2017年08月,Android8.0(奧利奧Oreo)

-TensorFlow Lite

TensorFlow Lite是谷歌機器學習工具TensorFlow的精簡版,新工具可幫助低功耗裝置跟上當今高強度任務處理,利用新的神經網絡API幫助底層晶片加速資料處理。

畫中畫

谷歌更加強調多任務處理場景中的流暢性,例如使用者可以在Netflix上觀看電影,支援将電影螢幕縮小成懸浮視窗,在看電影的同時進行檢視月曆、搜尋資訊等其他工作

智能文本選擇

智能文本選擇(Smart Text Selection)是使用谷歌的機器學習來檢測何時選擇位址或電話号碼,然後自動将其應用于相應的應用程式的功能

自動填寫

對于使用者裝置上最常用的應用,Android O将會幫助使用者進行快速登入,而不用每次都填寫賬戶名和密碼。

Google Play Protect

可以視為安卓應用的病毒掃描程式

系統/應用啟動程式加速

谷歌表示,在Android O上, Pixel裝置的啟動幾乎隻需要原來一半的時間

2017年09月,iOS11.0

強化了iMessages,主要是加入了對Apple Pay轉賬的支援

增加了對AR增強現實的支援,為開發者提供ARKit

優化了相機的功能

可以看出,從一開始兩個平台的高歌猛進,版本頻發(特别是Android系統,當初的版本真的是滿天飛,記得還有個中移動定制的android版本),到現在基本上是一年一個版本。兩個系統都從野蠻成長階段過度到了平穩發展的階段。

同時兩個平台也顯示出了高度的同質化,從拍照、音樂、App市場、地圖之類的基本功能,到語音助手(siri、now)、支付的高階功能,再到現如今的AI、AR等,兩個系統雖然你追我趕,但基本還是保持了步調的一緻。随着Android系統性能的不斷優化,如今的Android高端機至少在系統層面已經不差iOS了。

可以預見,未來2個系統也注定會越來越像,無論是功能還是性能,甚至随着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廠商的發力,Android系統在某些細節層面肯定會超過iOS。細節+成本效益,也許是使用者從iOS轉向Android的理由之一,而使用者維持iOS的理由則是已經習慣了iOS的生态,怕做出改變。

無論如何,這兩個系統恐怕還得長期共存,他們互相恐怕是無法打敗對方的,更有可能的是一起被新出現的更高層次的系統打敗,毫無還手之力的那種。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0-31

本文作者:燙爺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51CTO”,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