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LattePanda應該是最小的運作Full Windows 10系統的開發闆了(注意,不是Windows 10 for Mobile,也不是Windows 10 IoT系列,而是Full Windows 10)。其尺寸為比樹莓派稍微大一點點,為88 * 70 mm,如下圖所示(已安裝了風扇和WiFi天線)。
硬體方面,LattePanda的闆載資源如下:
Intel Atom四核處理器,主頻1.8GHz,記憶體有2G和4G兩個版本,存儲分32G和64G兩個版本。
LattePanda內建了兩個USB2.0,1個USB3.0,1個TF卡擴充口,闆載WiFi、藍牙4.0和100M的以太網接口。
多媒體方面,LattePanda提供3.5mm音頻接口,以及HDMI高清接口,同時,使用者也可以通過闆載MIPI-DSI接口外接LCD屏。
IO方面,LattePanda提供Cherry Trail處理器控制的6個GPIO,Arduino Leonardo協處理器控制的20個GPIO,以及6個Gravity傳感器接口。
LattePanda的特色是內建了Arduino協處理器,使用者可以通過闆載的Arduino接口,直接與Arduino相容的外設進行通信,完成資訊擷取或者回報控制。下圖給出了LattePanda闆載的所有硬體資源情況。
簡單來說,LattePanda是一個內建了Arduino接口、運作Full Windows 10的終端,一方面他可以完成所有普通Windows 10裝置所能實作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Arduino接口相容Arduino社群的所有硬體外設,為創客提供強大、便捷的原型開發方案。
本節給出LattePanda工作所需的硬體外設及連接配接方法。
LattePanda闆載的電源接口是MicroUSB(和樹莓派一緻),工作電壓為5V,所需的電流是2A及以上(和樹莓派一緻),是以,使用者需要5V/2A的USB電源擴充卡。如果使用者已經有供電電流大于2A的電源擴充卡(如給樹莓派供電的電源擴充卡),那麼可以直接用于驅動LattePanda。LattePanda闆載的電源接口在MicroSD卡接口的邊上,如下圖所示。
LattePanda有兩種顯示輸出,一種是标準的HDMI,另一種是MIPI-DSI接口,使用者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開機配置以後,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tightVNC軟體遠端檢視界面,不一定需要外接顯示輸出。
方法1:HDMI接口
使用者可以使用帶有HDMI接口的顯示器作為顯示輸出,或者可以使用有源的HDMI轉VGA子產品外接VGA接口的顯示器。注意,最好使用有源的HDMI轉VGA子產品。LattePanda的HDMI接口位于以太網接口邊上,如下圖所示。
方法2:MIPI-DSI接口
官方給出了7寸的MIPI-DSI接口的顯示屏和Touch Panel Overlay,用于支援觸摸操作。MIPI-DSI接口位于HDMI的另一側,使用時,先用鑷子或者指甲把後蓋打開,如下圖所示。
之後,把7寸屏和Touch Panel Overlay的兩條連接配接線插入MIPI-DSI接口,注意,兩條連接配接線的金手指朝下插入,插入後,用鑷子或者指甲把後蓋蓋好。如下圖所示。
注意,所有以上操作均需要在沒有給LattePanda上電的情況下進行。且千萬不可将連接配接線的金手指朝上插入,如果朝上插入,将導緻螢幕無法正常工作。如下圖所示。
WiFi天線接口位于GPIO接口中間,闆子的絲印層上标出了ANT字樣,使用者可以使用自帶的WiFi天線,将其插入闆子的ANT處。如下圖所示。
如果使用者需要使用以太網接口,而不是WiFi,則可以将網線插入LattePanda的百兆網口,位于3.5mm音頻接口邊上,如下圖所示。
注意,以太網和WiFi隻選擇其中一個就可以。但是在調試程式過程中,推薦使用以太網連接配接,一是因為速度快,二是連接配接穩定。
本節給出LattePanda的開機過程。首先,確定LattePanda的外設按照第二節的方式正确連接配接,然後,将5V/2A的電源擴充卡插入220V交流插座。之後,使用者可以看到闆子背面的紅色LED亮起,表明LattePanda已經開始初始化工作。在等待大概10秒鐘以後,紅色LED燈熄滅。然後,使用者可以按電源按鈕(位于GPIO口的邊上),如下圖所示。
此時,闆子背面的紅色LED重新亮起,使用者可以看到螢幕上出現LattePanda字樣,表明系統已經正常運作。如下圖所示。
開機完成以後,系統正常工作,如下圖所示。
注意,在系統運作過程中,不能斷電,正常的關機流程和PC一樣,需要在系統中點選電源,關機,等待闆子背面的紅色LED燈熄滅以後才能斷電。
VNC是Windows上常用的遠端GUI監控軟體。我們可以使用VNC在區域網路的另一台機器上監控LattePanda。是以,在安裝好VNC軟體之後,我們無需為LattePanda連接配接顯示器,直接使用VNC來檢視就可以。
注意,如果購買的LattePanda是2G/32G版本,作業系統是32位的,那麼,下載下傳32位系統版本的VNC,如果是4G/64G版本的Lattepanda,作業系統是64位的,那麼,下載下傳64位系統版本的VNC。
另外,作業系統版本也直接在系統中檢視,如下圖所示。
安裝VNC時,選擇Custom方式,在LattePanda上僅安裝Server,在開發機上安裝VNC Viewer(除非你需要在LattePanda監控區域網路内的其他裝置,那麼就在LattePanda上同時安裝VNC Server和Viewer)。
在LattePanda上安裝完成 VNC Server之後,需要配置Remote Access和Administrative的密碼,如下圖所示。
配置完成以後,在LattePanda運作的系統工作列中,可以看到TightVNC的圖示,如下圖所示。
輕按兩下該圖示,可以對齊進行配置,如下圖所示。
然後,在同一區域網路的開發機上,安裝好VNC Viewer,運作以後,輸入LattePanda裝置的IP和端口号,點選連接配接,如下圖所示。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之前設定的Remote Access密碼,如下圖所示。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就可以連接配接LattePanda的桌面了,如下圖所示。
由于LattePanda記憶體和存儲資源有限,安裝Visual Studio勢必會消耗大量系統資源,是以,我們可以在LattePanda上安裝Visual Studio Remote Tools插件,通過遠端調試的方式,在區域網路的另一台機器上開發并下載下傳應用到Lattepanda上進行調試。
這裡已Visual Studio 2015 Update 3為例,下載下傳位址為:
<a href="https://my.visualstudio.com/downloads?q=remote%20tools%20visual%20studio%202015"> https://my.visualstudio.com/downloads?q=remote%20tools%20visual%20studio%202015</a>
如果使用者開發機上安裝的是Visual Studio 2017,那麼需要下載下傳對應版本的Visual Studio Remote Tools插件。
将該檔案拷貝到LattePanda中進行安裝,安裝完成以後,可以在以下目錄中尋找msvsmon.exe檔案:
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4.0\Common7\IDE\Remote Debugger\x64\msvsmon.exe
找到檔案後,輕按兩下運作,如果是第一次運作該程式,會彈出遠端調試的配置視窗,如下圖所示。
如果發現Windows Web Service API沒有安裝(隻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上出現),則需要點選進行安裝。
預設選中所有網絡,允許進行遠端調試。點選Configure remote debugging開始運作。如下圖所示。
另一個重要的配置就是遠端調試的使用者權限,位于Tools-Permissions下,如下圖所示。
使用者需要添加遠端調試的使用者組或使用者名。
如果為了省事,也可以關閉權限調試(一般不推薦,因為不安全),具體方法是,點選Tools-Options,在Authentication Mode中選擇No Authentication,如下圖所示。
之後,如果使用者需要調試UWP應用程式,可以在開發機的Visual Studio項目中,選中項目,點選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屬性。彈出視窗如下,
在Target Device中選擇Remote Machine,在Remote machine中輸入IP或者LattePanda的計算機名。Authentication Mode的設定與前面Visual Studio Remote Tools的權限相關,如果前面設定了使用者或使用者組,那麼這裡選擇Windows;如果前面設定的是No Authentication,則這裡選擇None。然後點選上面的Remote Machine綠色小按鈕就可以開始在開發機上遠端調試LattePanda的應用程式了。
本文較長的描述了LattePanda的硬體參數、外圍硬體連接配接和開機流程,為了友善使用者進行應用開發,給出了遠端監控應用VNC和調試工具Visual Studio Remote Tools的安裝和配置流程。
本文轉自靈動生活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dearsj001/p/Jumpstart4LattePanda.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