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b>導讀:</b>今天是2月9日,也是《阿裡巴巴Java開發手冊》(下稱《手冊》)對外正式釋出一周年的日子。在過去的300多個日子裡,這本小小的手冊在業界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值此一周年之際,我們不妨一道圍爐煮酒,傾聽《手冊》的主要推動者——孤盡首次講述規約背後的故事。
孤盡
<b>Q:為什麼當初會想去做這樣一本手冊,初心是什麼呢?</b>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與大家一起交流。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用個例子來解釋。
原始社會的争端,更多的是講究個人的蠻力;三國時代的群雄并起,開始講究士兵的團隊默契;到了現代戰争,海陸空、資訊兵、工程兵,無不需要緊密配合。軟體發展至今,隻是靠一句hello world走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需要團隊緊密協作。
代碼規約是一種文化軟實力,關系着網際網路公司規模化生産效率,從這點上講就是要提升研發效率,提升代碼品質。在規約出現之前,一片混沌,如表達删除狀态的字段名,非常多,像:delete, delete_flag, is_delete, is_deleted,在資料分析時,總要小心翼翼,像文字遊戲。而0/1還是y/n來表示已删除和未删除,更是神坑,極易造成線上問題。再如,批量接口定義時,沒有接口保護很容易造成服務提供方記憶體耗盡,産生OOM等等。
是以,我們的初心是碼出高效,碼出品質。碼是名詞,也是動詞,希望規約能夠提升整個社會的研發協作效率,提升系統品質,提升我們廣大程式員程式設計的幸福感。
<b>Q:手冊釋出後,受到許多工程師的認可與支援。可以分享一些資料嗎?</b>
這本手冊的影響力,确實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據不完全統計,手冊推出一周年,影響了全球範圍内逾160萬人,插件安裝數23萬+,《手冊》紙質版一個月連續增印兩次,一直處于熱銷狀态;插件開源不到4個月,已經超過7300star,曾達到周熱度排名世界第一;手冊插件正式在雲效公有雲上線;英文版也在海外釋出,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在此期間,業界同仁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援與厚愛。
<b>Q:對于一路陪伴它成長起來的你來說,你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b>
挑戰的主要來源是程式員内心的天馬行空和自身價值的不可替代性。
程式員都是天生幻想創造個性化作品的藝術家,變着法子想着要如何與衆不同,最好代碼隻有自己能夠看懂,隻有自己能夠維護。内心深處個人至上的不可替代性,是一個深層次的潛意識抵抗,是最大的阻力來源,沒有足夠的意識為了遵守團隊的代碼風格去委屈自己。
但是個性化應盡量表現在代碼品質和算法效率的提升上,而不是對于合作規範上糾纏不休的争論。再者,公司是請程式員來産出實際價值的,而不是經常消耗時間為TAB還是空格的事情争得臉紅脖子粗的。有時候,就是一個規定,就像交規靠左行,還是右行一樣,大家這麼做了,協作效率自然就提升了,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規範難以協作。
<b>Q:今年手冊推出了實體書,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b>
其實,實體書的推出并非計劃之内。在2017年杭州雲栖大會,為了友善現場做規約挑戰賽,我們精心準備了800本試讀本,把網絡上公開釋出的電子版制訂成薄薄的冊子,結果現場受到很多童鞋的喜歡,甚至有人願意出錢收購。
後來我們意識到,盡管有電子版,同學們還是希望能夠有實物可以在紙上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在地鐵、公交、火車上的碎片化時間内也可以随手翻翻,是以我們把尺寸極大縮小,制訂成冊,并且獨家釋出了《設計規約》部分。
為了把實體手冊做好,我們做了反複校對,在标點符号、示例代碼、字型顔色等都做了認真的稽核。到第三次印刷時,也進行了20處的精細修改,我們希望這是一本走向卓越的小冊子,是陪伴大家的床頭書、工具書。
<b>Q:這本書推出後,你也承擔起了“布道者”的角色,帶着它和業界童鞋積極交流。可以分享一下你遇到的人或故事嗎?</b>
是的,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手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援,大家都希望它變得更好。蘇州微軟的一個同學提及錯誤的示例代碼,是關于延遲初始化的問題,我們反複論證,發現《手冊》的命名是存在問題,是以在第三次印刷中,我們進行了修改。
另外,也有人覺得設計規約過分量化了。事實上,如果描述為“原則上”,或者說寫一個非常寬泛的區間,指導意義也很弱,幹脆就寫成具體的數字,當然具體的數字,也是從無數的設計案例中抽象出來的。
前段時間有讀者問我如何了解<? extends T>和<? super T>的差別,我是這麼舉例的。好多人看過優酷劇場的《白夜追兇》吧,關宏峰追查他弟弟的懸案時,去檢視被封存的證物箱,被明确告知,你隻能看,不能動,當然更不可以增加一件新的證物進去,那是在僞造證據,這就是前者,隻能讀取,不能增加。
那<? super T>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隻能增加,不能讀取呢?這個場景似乎更難立體地被想象出來。比如,投票選舉代表時,你隻能往裡投選票。如果自己選錯了代表,想從票箱裡撈出來,重新投票,這可能嗎?更加不可能給你讀取票箱元素的機會。有人說,這隻是一種生活場景,在系統設計中,很難有這樣的情形。那麼,我再舉例說明一下,我們在填寫對于主管的年度評價時,填寫完畢送出後,即使填寫錯誤,當你再次通路之前的連結時,也會告訴你:“您已經完成對主管的年度回報,謝謝參與”,當然更加不可能讓你讀取到其它成員對于主管的回報内容。
<b>Q:未來,《手冊》還會給大家帶來哪些驚喜,可否提前透露一下?</b>
《碼出高效——阿裡巴巴開發手冊詳解》即将出版,此書将詳細說明規約的初衷和意義、編寫和推廣曆程,每個條目背後的思考與詳細的示例代碼,以及相應的故障案例分析。目前基本完成了三章的編寫,我們希望這本書是深入淺出、言之有物,從實踐中來,走向理論,再走向指導實踐。
言之有物,物指的是有定義、推導、案例、總結。而深入淺出的深指的是能夠在業界領先的深度上,把内容講深講透,淺指的是讓一個Java初學者都能夠看得懂。
<b>Q:情懷,這似乎是一個非常虛的詞。但我卻聽到許多人,用“情懷”來評價這本書。在你眼裡,情懷是什麼呢?</b>
經常有人問我,編寫和推廣《手冊》如此費心費力,是什麼樣的信念讓我如此執着?
我想說一個自己經曆的事:我很喜歡電影《岡仁波齊》,也去過岡仁波齊。轉山的那段路,汽車呼嘯而過,塵土飛揚,可是轉山的藏民,還是那樣的虔誠,叩拜之後,即使滿臉灰塵,他們的信念依然樸實而笃信。陸川的電影《可可西裡》也是,很多事情是因為信念而堅守,現實中為可可西裡申遺做過巨大貢獻的王欣,畢生都獻給了藏羚羊的保護,長年駐守在高原雪域,他無私地付出了很多,也放棄了很多,因為信念而堅持展現出人類的偉大,信念就是一種情懷。
情懷,如果用武俠文化來說,是行俠仗義于江湖,快意潇灑于恩仇,大江南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紅顔,為知己。而技術情懷是什麼?它是一種匠心;是追求一年又一年雙11業務背後的技術突破,拓展商業邊界;是解決問題後客戶的認可。
說到底,技術情懷是一個比較虛的詞,工程師是偏向于資料驅動的群體,希望能夠用資料來量化定義,能夠明确符合什麼特質,達到什麼程度的人,才是具有技術情懷的。我抛一下個人愚見,嘗試從三個次元來解讀一下技術情懷:熱愛、思考、卓越。熱愛是一種源動力,而思考是一個過程,而卓越是一個結果。如果給這三個詞加一個定語,使技術情懷更加立體、清晰地被解讀,那就是奉獻式的熱愛,主動式的思考,極緻式的卓越。
<b>Q: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這本手冊雖小,卻是衆多工程師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成。在你平常的工作裡,有哪些一直保持的良好編碼習慣,可以分享給大家嗎?</b>
我很習慣去做摘記,從進入阿裡第一天開始,沉澱了近2000頁的筆記,分為兩個文檔,搜集和整理。我會讓知識快速進入搜集區,包括聽到的、看到的、疑惑的,不斷地去思考,不斷地去總結之後,将它們沉澱進入整理區。有一些至今沒有搞清楚的知識點,在搜集區已經沉澱了多年,依然會不斷地去review一下。是以,我對于知識的記憶非常清晰,因為那是不斷進行總結、思考、沉澱的結果。
編碼的過程也是一種藝術的演繹,對于設計七大原則和架構設計理念的了解,需要充分融入到代碼體系中,使代碼有靈感,有活力,有創造力。軟體設計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參悟的反複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比較辛苦,也容易缺氧,這個時候,多和身邊的良師益友溝通,或許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
<b>Q:最後還有什麼話,想和大家分享?</b>
忽悠是把我不相信的東西說給大家聽,而信念是把我相信的用行動傳遞給大家。我相信手冊的願景是碼出高效,碼出品質,碼出未來,幫助到更多的人。希望我們開發同學,能夠覺得開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開發是一件有創造力的事情,開發是一件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情,而不是為了争論不休的規範,影響了算法效率和架構設計的優雅性。
最後提前祝大家新春快樂,也期待未來能與大家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
<b>阿裡巴巴Java開發手冊相關資料下載下傳:</b>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224324" target="_blank">【資料】翹首期盼247天!《阿裡巴巴Java開發手冊》掃描插件詳情介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