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傳媒基金會正在對軟體進行訓練,使之可以區分無心錯誤和惡意篡改之間的差異,進而降低人們編輯維基百科時所遭受的心理傷害。
該項目的一大動機在于,英語版維基百科的活躍貢獻者數量出現了大幅下滑:過去8年間,這一數字萎縮了40%,目前僅為3萬人。研究表明,該問題源自維基百科複雜的官僚體系,以及他們對新人所犯錯誤的苛刻态度——由于半自動工具的存在,使得删除新的改動變得非常容易。
維基傳媒基金會進階研究員阿隆·哈爾法克(Aaron Halfaker)幫助該組織發現了這一問題,他目前還在上司一個算法開發項目,以應對這一問題。這套名為“客觀修正評估服務”(ORES)的系統可以通過訓練對維基百科上新增的改動進行評估,并判斷某項改動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
維基百科的編輯有很多工具可以檢視最近的修改,并且隻需要點選一下即可駁回這些修改。這些工具的初衷是希望在維基百科廣受歡迎後,能夠更好地控制内容品質。但卻引發了很多意想不到得後果。例如,新編輯發現自己貢獻的第一條内容被删除了,但卻得不到任何解釋。哈爾法克之是以發明ORES,就是希望能夠改進這些工具。
ORES可以引導人們去評估最具破壞性的修改。該軟體還可以幫助編輯用更加得體的方式對待一些無心的錯誤。“我認為,維基百科的員工之是以在控制品質時采取偏激的措施,是因為他們下判斷的速度太快,而且沒有通過人性化方式展開互動。”哈爾法克說,“這款工具可能會提醒編輯,‘如果你要駁回這項修改,或許應該謹慎一些,并向進行修改的人發送一條消息。’”
ORES正在英語、葡萄牙語、土耳其語和波斯語等多個版本中進行測試。想要判斷内容的品質,并區分破壞性編輯和無心的錯誤,就必須從維基百科編輯之前使用的工具中收集資料。負責維護編輯工具的維基百科員工已經開始測試該系統。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