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二戰時期,本來日本一直都不打算投降,後來因為原子彈以及随後的蘇軍迅速将關東軍全部消滅,才導緻日本不得不放棄所謂的玉碎計劃。很多人就在想,如果美國沒有研制出原子彈,日本是不是能夠和美國再抗衡今年,最終出現什麼機會,畢竟在曆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比比皆是。
當然這隻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其實不管美國有沒有研制出核武器,不管每股供又沒有向日本投出核彈,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日本最終都會投降的,哪怕我們退一萬步來講,即使美國和蘇聯不對日本宣戰,僅僅是依靠中國的力量日本最終也會失敗。
隻是單獨依靠中國的力量,整個戰争持續的時間還會更長一些每個五到十年是不會結束戰争。因為在中國的日本軍隊,所占領的的地區已經達到了他們所能控制的極限,比如在後方,山西和山東,除了一些大城市以外,農村地區基本都控制在我軍的手中。另一方面,即使國軍方面出現了豫湘桂大潰敗這樣的重大失誤,日本也沒有能力組織部隊進一步擴大戰果。
我們回到正題,其實當時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時候,短時間内就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将近十萬棟房屋瞬間被摧毀。當時這件事情一出,最受震驚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蘇聯人,特别是斯大林。在見識美國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之後,蘇聯就立刻出兵日本東北。
為什麼蘇聯會選擇這個節骨眼上出兵呐?其實蘇聯雖然對日本宣戰了,但是一直沒有實際派兵進攻日本。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準備實施玉碎計劃,是以蘇聯想要趁着美國進攻日本,兩家打得火熱的時候,自己再在适當都時候出兵占領日本的北海道等地,進而擷取最大的利益。日本也摸清了蘇聯不會輕易進攻中國東北地區,到時候可以用這些地區作為最後抵抗的資本,是以才敢提出玉碎,而且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蘇聯見識美國的強大力量之後,害怕自己要是再遲疑就會連湯都沒有,于是才會在美國投彈之後立刻出兵。而日本眼見關東軍失敗之後,軍部就知道再繼續下去已經是不可能了,最後才選擇了投降。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日本在戰後才會沒有像北韓半島和德國一樣被撕裂。可以說反而是因為原子彈因禍得福。
即使美國沒有原子彈,按照日本當時的情況,也堅持不了多久了。首先日本不敵美國軍隊,逐漸的喪失了在海外的是以軍事基地,徹底的喪失了在日本附近的制海權。制海權的喪失對于日本這樣一個沒有什麼資源,人口又衆多的國家來說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緻命都問題,石油、橡膠等重要的工業原料就徹底的失去了。這就導緻日本的工業就成了一堆沒有用的廢鐵,既不能開動,又不能丢掉。再一個,雖然日本的戰鬥機最初在對美的戰争中一度有着優勢,但是自己的研發能力不行,美國的飛機已經換代了,在二戰後期,美國的飛機已經比日本的飛機還要先進了。是以最初有着優勢的日本飛機現在美國飛機面前,已經成為了提款機。
最後,我們及時美國不進攻日本本土,就是圍困也能将日本圍困死,因為在戰争後期,日本的由于大量年輕人被征召到外國作戰,國内的糧食産量已經大幅下降,根本不夠國内的消耗,完全是依靠占領地區的糧食支援本土才能夠将戰争維持下去。但是制海權的喪失同時也意味着,本土糧食危機。是以不管從哪個方面,日本都不能夠和盟軍進行對抗。失敗已經是他注定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