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geTest通過布置一些特定的場景進行測試,例如不同的網速、浏覽器、位置等。
輸入網址後,首先進入視野中的就是下面這張畫面。
1)原理
背景做些邏輯處理,再通過浏覽器相關的代理程式,啟動Chrome、Firefox或IE,浏覽器執行完後。
将資料傳回給背景,背景再将資料儲存起來,最後通過各種形式(圖、表格、列等),将分析資料過的資料,呈現給使用者。
2)視覺進展
有兩種測量方法:
1. 先将頁面顯示的過程捕獲,儲存成多張圖檔,再通過圖檔分析工具将每個像素與最終圖像比較,算出百分比,不過頁面每個像素移動都會改變比對結果
2. 現在有新的方法,使用繪畫事件的可視進展,不過需要Webkit核心的浏覽器才支援。
3)擴充
不過調用次數都會有限制,是以如果要做還是在自己本地或内網布置一個WebPageTest的環境。
後面我會專門寫幾篇布置環境的文章,WebPageTest在windows中布置起來簡單一點。
4)導航欄
1. TEST RESULT:能看到最新的一個測試。
2. TEST HISTORY:能檢視到測試曆史記錄。
3. FORUMS:論壇資訊,裡面有許多提問和回答,覆寫面非常廣,下圖是論壇的首頁。
1)Test Location和Browser
配置測試位址,美帝、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各個地方都有伺服器,不過還是選擇一個近點的比較好,可以選香港或揚州。
點選Select from Map,彈出的是google地圖,你懂得,不做點措施是顯示不了的。
不同地點,可以選擇的Browser(浏覽器)将不同,例如香港伺服器可以選擇Chrome、Firefox和IE11,揚州就不支援IE11。
1)Test Settings
Connection:網速(Connection)有光纖(Cable)、DSL或者自定義。RTT(Round Trip Time):一個資料包從發出去到回來的時間。
自定義設定中可以設定:下行帶寬(BW Down),上行帶寬(BW Up),延遲(Latency),丢包率(Packet Loss)。
Repeat View:選擇“First View and Repeat View”後,就啟動重複視圖,每次測試有兩個視圖,第二個的時候,就可以模拟有緩存的情況。
2)Advanced
進階設定中的進階設定,可以修改通路代理資訊、自定義頭資訊,能夠模拟更多實際的情況。
3)Chrome
針對Chrome浏覽器的設定,可以調用浏覽器中的模拟器、捕獲開發工具時間軸。
4)Auth
HTTP基本授權,輸入使用者名和密碼後,這些資訊經過base64編碼,以HTTP請求首部的形式發送。
這種技術稱為HTTP基本驗證(HBA),使用這種方式,需要伺服器支援HBA,是以這并不是一個穩妥的方法。
授權的請求首部資訊類似于下面:
5)Script
6)Block
請求阻塞,多個關鍵字可用空格分割,如果請求的URL中與輸入的關鍵詞比對,那麼請求将被阻塞。
與下面的SPOF最大的差別是不會發生請求逾時,因為這個請求根本沒有建立。
這個測試的目的就是簡單的評估資源缺失對頁面造成的影響。
7)SPOF
單點故障,隻需将要限制的域名寫在輸入框中即可,一個域名一行。
目的就是請求逾時,對網站的影響,這是一種非常簡便的檢測第三方托管資源有效性的方法。
8)Custom
本文轉自 咖啡機(K.F.J) 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strick/p/6677836.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