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一段屬于自己的難忘的童年,而童年發生的事情,則是人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回憶。在我的記憶深處,有這樣一件事,每每回想起來,都讓我啼笑皆非。
上幼稚園的時候,爸爸從市場上帶回來了兩隻小雞養在院子裡。兩隻小雞長滿了金黃色的毛,遠遠望去,就像兩個金黃色的小皮球,十分可愛。每天回家,我一定要來到這兩隻小雞面前,替它們梳理細膩的羽毛,喂它們小蟲子吃。兩隻小雞一天天長大,我和它們的感情也在一天天加深。
不知過了多久,當初的兩隻小雞已經變成了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公雞天不亮就盡職盡責地打鳴,用爸爸的話說就是:“隔着幾裡路也能聽見”。母雞則非常勤勞地每天下一個雞蛋。下的雞蛋一部分由我們的肚子保管,另一部分則由母雞保管——讓它再孵出一窩小雞來。
聽爸爸說,要從雞蛋裡孵出小雞需要21天左右的時間。“21天,真長啊!”于是,無知的我下了一個“聰明”的決心:讓小雞提前出生,快快樂樂地趕快長大。
到了第三天,趁母雞公雞覓食之空,我自認為好機會來了。于是,我拿出小錘子,跑過去,從雞窩裡迅速摸出一個雞蛋,對準了,輕輕地敲了一下,蛋殼應聲裂開了,可我期待的小雞并沒有晃晃悠悠地走出來,對我表示感謝,而蛋清和蛋黃卻緩緩地流了出來。怎麼會這樣呢?我又抓出幾個雞蛋,将它們敲得零零散散,都是一樣的狀況。正當我納悶的時候,母雞回來了,看見我正在進行“大屠殺”,“咯咯咯”地悲鳴着,連飛帶跑地朝我撲來,吓得我用平生最快的速度奔回屋,關緊了門,大口大口地喘着氣,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講給正看電視的爸爸。爸爸急匆匆地趕到院子裡,看着一片狼藉的現場和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母雞,哭笑不得地對我說:“傻孩子,小雞要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孵出來,可不是一錘子下去就能出來的。如果真是那樣,母雞還抱窩幹什麼?”我恍然大悟,卻追悔莫及。
每每想起這件事,我都啼笑皆非,可更多的還是對那些“小雞”的歉意。這件事也教育了我,事物發展都是有規律的,不能想當然地去破壞,否則,真是“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