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愛你。”這是我們小時候還不明白孝時用語言表達胡的孝。
“媽,你把碗放那别動,我去刷。”這是我們長大了知道孝時用行動表達出的孝。
“媽,這是我專門給您買的按摩器,您試試,可舒服了。”這是我們成人後用物質表達出的孝。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對孝的了解不同,自然表達出的孝也差異甚大。什麼才是真正的孝呢?孝并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就像在嘴上天天說“我很孝順”“我真是個孝子啊”這是孝麼?不是。孝也不是隻用物質就可以展現的,今天給父母買個這,明天給父母弄個那,這是孝麼?也不是。孝時從心靈上愛他們,用行動來诠釋孝。
清朝時王永彬就說過“百善孝為先”把孝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古時候也有很多關于孝的故事,比如什麼戲彩娛親,什麼賣身葬父,還有花木蘭代父從軍,尤其是卧冰求鯉,王祥呆後母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是對自己的親生父母呢。但現在社會中,總是出現孩子跟父母争房子,或者父母狀告兒子等等這一類情況。這說明古時候是把孝放在很重的地位上的,甚至國家的錄官标準都以“孝廉”為主。但現在,人性越來越弱,感情一類的也漸漸被對物質渴望所取代,對孝的感覺更是日趨淡漠,也許會有一天消失殆盡。
現在大多年輕人覺得父母是一個累贅,不想照顧他們,卻沒想過小時的自己對他們來說又何嘗不算一個累贅,他們卻毫無怨言。也有的隻知道給他們生活費,卻從沒有一句關心的話。其實,他們想要的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心靈上的滿足。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這是給已經離家工作的人說的。而我們,隻需要時常關心一下父母,他們的心情可能就會高興很多,隻因你一句話。别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一地步,才知道悔過,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