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幅褪了色的畫,許多事都在記憶的牆壁上模糊不清了。在那殘缺的記憶裡,有一件事,讓兒時的我得到衆多親人的贊許,引以為榮。也就在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長大了……
那年我七歲,秋假裡的一天上午,陽光炙烤着大地,溫度絲毫不遜于暑假。我和小夥伴們,在村裡有說有笑地玩着。玩夠了,也都餓了,就各回各家,各見各媽。我哼着歌兒,匆匆走進院裡。肚子餓得饑腸辘辘,剛想喊媽,卻發現廚房門關着,屋門開着,屋裡傳來父親的鼾聲。我走進屋裡,父親在東間睡得香甜,母親在西間,眼睛閉着,靜靜地躺着。
“媽——,我餓了……”我焦急地喊着。
一秒、兩秒,母親閉着眼,小聲說:“别吵,我頭疼,讓我再睡會兒,晚點兒做飯。”
一聽媽說頭疼,我也不敢催促了。我屏氣凝神,蹑手蹑腳地走出了屋子,走進了廚房。饑餓再次向我發出信号,肚子裡又一陣咕噜咕噜響,吃點什麼呢?以前總是媽媽給我們做飯,今天媽媽生病了,我難道不能給媽媽做一次飯嗎?我一邊尋思着,一邊用眼睛在廚房裡轉悠着……。有了!我拿出面盆,學着媽媽平時的樣子,挖面,舀水,和面。和好了面,開始生火燒水。生火的過程好艱難啊!火柴一根根被我浪費了,濃煙熏的我難受,眼睛想睜卻睜不開,眼淚都流出來了。不一會兒,火苗出現了,漸漸的,火旺起來了!我拿出擀面杖,準備擀面。可是,案闆太高,我夠不着。于是,我搬來一個小闆凳,踩在上面,吭哧吭哧,叮叮咚咚,我累得氣喘籲籲,終于把面擀好了!這下,趕緊剝蒜,搗蒜泥。蒜,又小又難剝,剝完一顆,指甲縫裡都是蒜。剝好蒜後,放上鹽,搗成蒜泥,倒上醋……
“媽,起來吃飯!”我端着一碗蒜面,像玩遊戲時,赢了小夥伴似的,站在床邊喊着。
母親像被吓着了似的,忽地坐起來,看着我手裡的碗:“誰做的?”
“我——”我半喜半憂地答道。
“我說呢?聽見廚房裡叮叮咣咣響……”
我把碗遞得更近了,媽媽接過筷子,夾起了一根面,嘗了一口,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不錯,面雖說厚點,但還是煮熟了。”母親眼裡閃着淚光,邊吃邊說,“閨女長大了!”
後來,媽媽在外婆家說:“閨女長大了,……”;爸爸在奶奶說:“閨女長大了,……”;親人們都用驚喜的眼神看着我,說:“閨女真是長大了!……”聽着親人們的啧啧稱贊,我像站在學校的領獎台上一樣,感覺自己就是小夥伴們學習的榜樣!那一刻,我才明白:所謂長大了,就是在父母需要照顧時,你能克服困難,主動照顧他們。
童年的歌聲仍在耳畔回響,童年的玩伴已近不惑之年。32年前的那天,當我把飯端到母親床邊那一刻,我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