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防習得性無助

老師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少數學生無論如何努力,總也無法成功,導緻“破罐子破摔”。成為家長眼裡的笨孩子,老師心裡的差學生,最終成了“學困生”。盡管原因是複雜的,但是與“習得性無助”有很大的關系。

曾經接手一個班級,有個叫兵兵的學生,第一次考試隻有幾分。當時我很着急,向前任老師詢問,原來兵兵一直就這樣,考試分數從未達到過兩位數。于是,我找來兵兵,詢問他最近的學習狀況。兵兵低着頭、無奈地說,他覺得學習太難了,字認識不多,會寫字的更少,我已經學不下去了,我不是學習的料,考試就胡亂在卷子畫圈圈道道,反正怎麼做也不會及格的。

兵兵情況就是因為多次努力都不及格,導緻對學習産生了放棄的心态,形成習得性無助。

所謂習得性無助,心理學實驗指機體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感到自己對一切無能為力,喪失信心,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态。

像兵兵這樣,經過多次努力後,學習成績仍然沒有提高,進而缺乏動力,失去上進心,不願學習。進而染上習得性無助,一旦染上這種“毛病”,無助的負面情緒就會極大地影響學習和生活。

作為老師,應該明白,大多數學生來到學校,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學生後天各自付出不同,習慣好壞,導緻出現好壞優劣,差距拉大。預防“習得性無助”在班級蔓延,老師要采取“托一托”、“扶一扶”、“打打氣”等手段,幫助學生擺脫困境,走出誤區,找回自信,進而改變自己,取得理想的成績。

面對習得性無助的學生,老師要找準原因,和學生談話,了解家庭背景,家長知識結構、态度等,為轉變學生奠定基礎。班上一名叫小超的學生,從二年級開始,考試分數基本上沒有及格過。一次改作業,發現他的作業寫得很工整,錯誤也較少。上課我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了表揚。随後拿起小超的練習簿,誇贊道:“這次的作業,小超同學做得很整潔,請大家互相傳看。”說完,我發現小超先是一震,似乎不敢相信。繼而确信後,顯得異常興奮,露出從未有過的表情,顯得特别自豪。接下來的課堂上,上課專心聽講,并舉手回答問題。這可是破天荒的事,當然立即進行表揚。

有了這次的托一把,小超有了信心,作業越來越工整,品質也越來越高。随之上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停地發言,下課變得活潑了,成績不知不覺中有所提高,期末竟然考及格了。

班上聞名的“搗蛋鬼”小文,上課很少不動,下課更是活躍分子。不是打這個,就是動那個,隻要有人報告他,班上立刻就會響起接二連三的舉報聲。據不完全統計,全班同學基本被他打騷擾過。他自己卻樂在其中,不以為然。

就這樣的一個調皮的小家夥,如果老師放棄他,完全可能成為習得性無助。三年級下學期的成績明顯下降,充分說明這一點。開學以來,我決定發現的他身上的閃光點,給他“打打氣”。一次,我看到他主動撿起地上的紙屑。當時我朝他豎起大拇指。上課,又當着全班同學的面進行誇獎。同學們一聽感到很意外,臉上露着疑惑。當我講明這一切就發生在他身上,是真實的,大家不得不相信,并轉為羨慕。小文更是激動不已,露着自豪的神情。當時,我看到他挺起胸脯,坐得十分端正,眼裡放着喜悅的光芒。一連坐了四五分鐘沒有亂動,更影響他人上課。我及時鼓勵他繼續堅持坐端正,老師就發給表揚信。他一聽,本能地挺直胸脯,眼睛盯着我,并積極發言回答問題。後來,雖然偶爾也會動一動,但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下課前我又進行了贊揚,并兌現了我的承諾,頒發給他一張表揚信。接過表揚信,他竟向我鞠了一個躬,說:“謝謝老師,我一定要改掉壞毛病,請相信我!”當我正說着老師當然相信你……話未說完,他轉身跑開了。接下來的日子,他也反複過,但,很少有同學報告他幹壞事了,逐漸改掉了好動。打人的不良習慣,同學們開始喜愛和他玩了,不知不覺中成績也逐漸趕上來了。

小文的改變就是老師不斷給他“打氣”鼓勵的結果。學生都是向善的、上進的,沒有一個人願意自甘堕落的。隻要老師有沒有一雙慧眼,注意觀察學生的點滴變化,善于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以免學生染上習得性無助,妨礙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