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泓清泉,滋潤了人們幹涸的心靈;文明是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黑暗的前程;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疲憊的視覺。
不久前,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各種智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一些關于文明禮貌的警示語,多數是用中文寫的。比如“不準随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踐踏草坪”等。這是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做出這些不文明舉動的,大多數是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我,看到這則報道後,不禁感到遺憾。不文明也是國恥啊!華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難道它的國人就是如此繼承的嗎?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你是否問心無愧?是否對得起“文明人”這個稱号?文明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展現,然而如今的人們都在為名利金錢奔波,早已把“文明”這兩個字看得淡漠。人們啊,請從現在開始,重拾遺忘的文明吧。從遺失到珍貴,才知真情無限。
文明,不僅僅是嘴上說說就能做到,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文明習慣的養成要融入身邊的一點一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你會發現,文明離我們其實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有時候,文明對于我們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會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有時,一個真誠的微笑,對别人來說就是一份關懷;有時,多一點耐心,對别人來說就是一份體諒;有時,多一點分享,對别人來說就是多一份信任。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是以能取得大家的欽佩,是因為他小小年紀就懂得謙讓,懂得使别人快樂,懂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文明。他雖然還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孩子,可是比上那些滿腹經綸,卻隻懂得說而不會做的“僞文明人”還要強上百倍。四歲的孔融都知文明,懂禮貌,又何況現在生活在文明社會,享受高等教育的我們。縱使一個人的教育程度很高,可是不懂得文明禮儀,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能補償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不能填補道德的空缺。正如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而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才。”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翅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什麼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讓文明禮儀之花在世間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