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别人去說吧。”可茫茫人海有誰能做到如此超然?“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孔子沒有做到,他太在乎知己的感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杜甫沒有做到,他太在乎百姓的感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明沒有做到,他太在乎先主的感受,而你我聖不及孔丘,博不及杜甫,忠不及孔明,又怎能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無江海之胸懷又何苦強求?學學先哲,反其道而行之,積極關注他人的感受,或許才是明智的選擇。
隋炀帝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不顧百姓感受役工百萬,開鑿運河,結果使生靈塗炭,國破身亡。漢文帝洞悉此舉,減賦降稅,休養生息,使國富民強,天下大治。周星馳不顧演員感受,我行我素,結果引起公憤,被媒體口誅筆伐。陳凱歌體貼演員,和藹親善,不僅票房長虹,更赢得良好口碑。關注他人的感受才能“以人為鑒”,知己得失,進而對自己的言行做出清醒的認識。
誰的離去讓印度國民舉國哀傷?誰的離去經得起這降半旗的崇高敬意?特蕾莎修女用一生對貧苦人民的關注赢得了世界的掌聲,他深切地體會到貧民窯中人們的感受,用自己平凡的雙手和真誠的内心去幫助他們,為他們帶去了嚴寒中的溫暖。
無獨有偶。薩布利亞·坦貝肯作為一名盲人,她深刻體會到了盲人的孤獨無助,于是創立了全球盲人互助團體,并把自己的關懷帶進了每個盲人的心中。基于對别人感受的深刻了解,她們走上了奉獻社會的道路,為世界帶來了溫暖,也為自己的人生撒下光輝一片。
缺乏對他人感受的關注是社會的悲哀,難忘那回蕩在芬蘭上空的槍聲,難忘那個孤辟而渴望朋友的少年。“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為什麼沒有人與我做朋友?”奧維甯——一個無助而走向沉淪的少年用槍聲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人生,也引發了世界的警醒,試想如果身邊有一個朋友,他又怎會結束這唯一的留戀?
朋友,請關注别人的感受吧,你的生活将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