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來了

夏走了,秋風開始了她的淺吟低唱,漸漸的冬的腳步又近了。這個多愁善感的季節給了我什麼?我回望……

大休歸來,漫步上樓,斜倚欄杆,夕陽少了幾分霸氣,多了幾分溫婉,恍如經世後的老人,平添了幾分滄桑,溫和的注視着這校園。将目光投去,幾片孤葉孤零零地躺在地面。落葉閑花細灑,雖不慎蕭瑟,卻也沒了夏日那份蓬勃。秋,來了!

這幾日漸漸蕭瑟起來,頗有幾分冬日的氣氛,太陽也少見,隻有厚重的雲層無力地壓在蒼穹上,毫無生氣可言。或許這清秋要與嚴冬相偎的吧。

我就在這樣的天裡,開始尋找校園裡秋的足迹。

與朋友閑步到池塘邊,楊柳怏怏地垂着,想必是秋風無意楊柳婀娜的舞姿吧。池水無紋,空留一潭墨綠。過了竹林,孔丘迎風而立,這秋的寒意,不知他提筆的手會不會輕微地顫抖。竹樹掩映下的車胤還在那一如既往地讀着那本古書,隻是臉上多了些許無奈,秋的涼氣裡,氤氲着沉重與壓抑。石橋盤曲迂回,到亭中有一塊石碑,刻着學校的滄桑,在這秋天肅殺中顯得那麼沉重。小池,沒有枯黃,綠,卻也是濃郁的。

沿着水泥路,來到校道,拾級而上,便是一片綠意。似乎很久沒有人打掃管理了,偶爾露出殘破的石闆。滿目荒蕪,很有些“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氛圍。踩上樹枝的“咯吱”聲變成了此時的主旋律,聽不見鳥唱蟲鳴,偶爾天空會有掉隊的大雁飛過,旁邊不知名的野果伏在地面,像是對秋的禮贊,附近的古樹則靜谧地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時間的刻刀在其軀幹上雕刻出思想的花紋,如老槭樹般的,就那樣挺立着的,古樸,高挺。它們的伫立正是“無欲則剛”的最好诠釋。它們沉思,在思索着怎樣對更嚴酷的寒冬。蕭瑟秋風過處,樹也未動。

秋的腳步要漸行漸遠了,我學到了什麼?不是劉禹錫的那份“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樂觀;不是趙嘏的那縷“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的傷感;也不是李商隐的那種“秋陰不散霜飛晚,流的殘荷聽雨聲”的情懷,是一種沉思,是對過去的反思,是對未來的規劃。指縫太寬,時光太滑,我們能否明白:秋露重重寒霜來,書聲琅琅光陰去?

秋天,是我們等一等自己靈魂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