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隻有每天嚼着生硬的國文課本,才能學好國文;隻有每天去死記硬背那些枯燥乏味的字、詞、句,才能學好國文;隻有每天讓疲勞的筆在蒼白的紙上布墨耕耘,才能學好國文。後來,随着對國文課程的深入學習,我發現自己原來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對國文的含義和怎樣才能學好國文要重新認識。
“國文“是什麼?它是怎樣産生的?我想,顧名思義,“國文”就是把人類說出的話語,用文字表現出來的一種規範的語言形式。這樣去了解,就會發現,原來國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處不用。它多得就像夜空中耀眼的星星,就像大海邊數不清的貝殼,似成片森林中密密麻麻的樹木。且不說圖書館中浩如煙海的藏書,黨政機關堆積如山的檔案案卷,我們從國小到大學用過的課本,這都能稱得上國文的海洋,就連日常生活,也是天天、時時、處處在與國文打交道。
我們不妨看一看,大街上随處張貼、書寫、鑲嵌的一些文字,都是國文的标志;商店的招牌,企業的門頭,路邊的廣告牌,學校的黑闆報,機關裡的宣傳欄等等,那上面文字的内容,都是一種國文。甚至我們穿的衣服上,用的文具上,也有這種文字标志,都有它特定的含義。記的一家餐館門口有一隻大桶,上面寫着“不許偷看“四個字,這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紛紛擠着前來觀看。而這就是商家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巧用國文來做廣告。
上述這些讓我明白了,原來國文是來源于生活的,沒有生活的體驗,沒有生活實踐的提煉,就産生不出國文。反過來,通過國文的引導和教育,人們會注意規範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社會風氣會不斷文明。是以,國文也是引導人們走向文明進步的先進工具。
對“國文”的重新認識,使我懂得了,學好國文、用好國文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過去,我對國文的學習總也抓不到要領,總覺得枯燥乏味,難于把握。現在看,隻要我們注意觀察生活,觀察社會,觀察一切事物,國文就會随時陪伴着你,讓你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提高。
我們随時要說話,而話語就是國文的基本标志;我們天天要寫字,而文字又是國文的最小機關。由此可見,隻要我們認真說好每一句話,再把說好的話用文字表現出來,我們就會成為國文的好朋友。
生活處處有國文,隻是需要用感官去撲捉,用心靈去體會,做到了這一點,學好國文,用好國文,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