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呼吸,吹出曆史悠遠的箫聲。
輕風的手指,撥響扣人心弦的音響。
選一個多雨的夜,獨啜清茶,靜聽天籁……
忽然想起了昔日的朋友,同學和老師,于是從書櫃中拿出了久違的信紙想給遠方的他們寄去我的思念和祝福。可是當我揮動着手中的筆,在輕輕的信紙上跳躍着思念的音符時,我停住了手中的筆,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在資訊的時代中,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我的思念和祝福,是不是已經落後了呢?有這個必要嗎?仔細考慮一下:這件事急嗎?若不急,等得到信的幾天磨蹭嗎?
似乎這麼一想,倒還是打電話友善得多。
但是信卻終究是橋梁。文字的斟酌,也易于情感的交流和延續。雖然現在的我因為求學離開了家鄉,但是每次回家我都會看以前收到的信,一封封看,一封封體會。我依然清楚地記得國中三年,我和班中的一個女同學幾乎每天都交換一封信。雖然近在咫尺,許多話卻也甯可寫在信中;還有每當很不開心的時候,總會給老師寫信,傾訴自己的心事……那真是一段多麼快樂的時光!
三年來,她們給我的信已經積了滿滿的一箱子,每次看信,我總會——回憶起曾經。我相信那絕對是我獨有的财富,那分明是可觸摸的記憶。我想:這種美好決不是電話或是E-mail可以帶來的,縱使它以别的任何一種形式記錄,不會有信所留下的歲月的痕迹!
這麼一想,我反倒覺得是資訊化的社會在扼殺我們生活的多少詩意,多少等待,多少心與心的交流!信的痕迹,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了,跟不上我們匆匆的腳步了。
我們一直在強調詩意的生活。但是在資訊化的時代,在停下前進的腳步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有閑心去品味信一般的醇厚的痕迹?當然,不可否認資訊的便利。從信件到電話,距離沒變,可承載它的工具變了。人與人之間少了等待,少了那一顆焦慮的心情。
可為什麼我依然寫下這篇随筆?為什麼還懷念那一小箱信呢?為什麼我依然要寫——我未寫完的思念與祝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