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前,在那甯靜柔美的月光下,一個姓蘇的大胡子喝醉了酒,忽然思念起遠方的弟弟,不禁興奮地手舞足蹈,忘情吟詠,像是追問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誕生,又好似是在驚歎造化的神妙,隐約有美景何在的感慨。此時,其他的一切都已不複存在,隻剩下與月的對話和高懸于天的明月。
回到現實,傳統節日被粉飾一新,隻是,圓月那張揚而不刺眼的光芒,仍然會使煩躁的心情化為一縷青煙,他是心靈的本色,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一生去追逐的。
生于現代的我自然體會不到詞人内心的沖突惆怅和懷人之思。我隻是坐在人群之中,與親朋好友打鬧嬉戲,促膝談天,享受團圓帶來的幸福感覺,這種靈魂的舒暢在賞月賞花,特别是在品嘗月餅時尤其突出。這是因為那比平時更大更亮的圓月,讓人有一種心如止水的恬适和泰然自若的安然。
生活在泱泱世俗的每一個人都在奮力地往前跑,其目的是為了追尋遠處那誘人的地位、财富、聲望、才氣。哪還有誰來陪你“千裡共婵娟”?多希望更多的人身心浸滿中華禮儀與傳統的芬芳,沿着華夏民族的韻腳婉約走來,不再腳步匆忙,在人群熙攘中丢失那份生命的意義。
許多人抱着患得患失的心态品嘗名與利給他們帶來的痛苦,懷着憂心忡忡的心情繼續走喪失人格的歪曲的路,而不屑于細嚼樸素清甜的月餅,觀賞自由自在的飛花。
而中秋與那種失衡的人格是不一樣的,它有着湖水一般的澄澈,有着高山一般的穩重,也許月亮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含義就是這樣吧。
在這個中秋之夜,我站在陽台上,羨慕明月的灑脫,随心所欲,沒有世俗的羁絆,亦沒有名利的紛擾。我還不太相信人心中有世外桃源的存在,不經意間說出了一句“身處世間,身不由己”。不知是誰對我的話不以為然,回我一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回頭一看,外婆慈祥地将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說:“如果人的心中真的沒有一絲欲望,那麼即使身處鬧市心靈也不會有一絲的浮動,中秋與它的月光就能讓你審視自己的心靈,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個淨化靈魂的美境。”
看着澄靜的月色,我希望可以從中華曆史與文化中掬一縷月光,裝進我的靈魂,化作這如水的中秋月光裡一點點融化于生命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