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汀:從昌國城到樂毅店

清乾隆間《淄川縣志·山川》記載:“地理志曰:‘德會水,出昌國西。’按德會水,即今豐水也。”提到豬龍河畔的又一更古老的曆史遺迹——昌國城遺址,即現在的張店區沣水鎮昌城村之所在。當今309國道穿越淄博中心城區段改稱昌國路,就是由此而得名。昌國城其悠久曆史,據清乾隆間《淄川縣志》轉述《史記》記載:“燕昭王封樂毅于昌國,号為昌國君。正義曰:‘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裡也,今故址猶在,土人呼為昌城。南曰樂店,有豎旗石,孔廣數寸,相傳樂毅曾破齊兵于此。’”這便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公元前284年)燕國上将軍樂毅統領趙、魏、秦、韓、燕5國聯軍攻伐齊國,大敗齊軍的曆史。由于樂毅戰功卓著,燕昭王把昌國之地賜予樂毅,封其為昌國君。這便是昌國城的來曆。城址雖已不存,但兩千年以後的明清時代曾有不少人寫過一些關于昌城的懷古詩,實錄幾首簡析如下:

昌城懷古 明·王暏

禾黍離離雉堞平,居人指點說昌城。

悲風古木寒煙鎖,落日蒹葭遠水明。

故壘已随征戰盡,斷碑猶識霸才名。

悠悠舊事甯堪問,滿地蕭蕭聽鳥聲。

作者王暏,淄川吊橋人。明代萬曆貢生,曾任訓導、教授、長史之職。此詩懷古,面對遺迹,隻是從“禾黍離離”、“悲風古木”、“故壘”“斷碑”的“滿地蕭蕭”的氛圍中,聽取“居人指點”,“甯堪問”無限感慨古人樂毅的“征戰”“霸才”,以此懷念古人古事,不免流露蕭索悲憫之情。

過昌國 清·吳偉業

樂生去國罷登壇,

長念昭王知己難。

流涕伐燕辭趙将,

忍教老死在邯鄲。

作者吳偉業,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學者,江蘇人。曆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等要職。學識淵博,經史典章,無不洞悉。路過昌國故地,着重憶念曾經叱咤風雲、顯赫一時的昌國君樂毅的曲折遭遇。“樂生”即樂毅,戰功顯赫,受燕昭王重賞,後被惠王懷疑,于是“罷登壇”不再為将,憤而離燕去趙,自然就“長念昭王知己難”。到趙國後,趙王又命其“伐燕”,他又不得不“流涕”“辭趙”(拒絕趙王之命),而且為燕趙和好而奔走,雖兩國都授以客卿,但最終還是落得個“忍教老死在邯鄲(趙國都城)”的悲壯結局。詩人對樂毅的曆史功績予以充分肯定,對其悲壯豪情大加贊歎。

昌國城懷古(二首) 清·高肇翰

茆屋蕭蕭隻數楹,村名仍是古城名。

缫車聲裡人閑聚,指點山河說樂生。

十二山河已破殘,故城渺渺卻全安。

若還籠軸人多智,未必将軍惜彈冠。

這兩首詩是清代一個普通的庠生高肇翰路過昌國故城的所見所感。從第一首可以看到當時的昌城故址還是有茅屋數間,村名依舊,缫車聲聲,但人們都沒有忘記,并經常評說曾經叱咤風雲的樂毅将軍。

第二首,面對遺址慨歎山河破殘,故城猶在,人們隻要不忘那段曆史,樂毅将軍也就不會憐惜什麼官職地位了。

可見,殘存故址引來後人慨歎,勢所必然。而今已蕩然無存了,我們就隻能空發感慨而已。

樂店吊昌國君 清·張廷叙

昭王好馬買駿骨,一對名馬盡奔越。

黃金新貯郭隈台,果然招得天下才。

先生一奮齊城破,火牛忽發全軍摧。

當年代将彼何人,至今回首有餘哀。

陵谷遷移幾戰争,消沉廢廟碑斷橫。

七國山川無尺土,父老猶傳昌國城。

樂店,即現在的張店區南定鎮嶽店村,古稱“樂毅店”,也就是《淄川縣志》引《史記》正義曰:“------南曰樂店,有豎旗石,孔廣數寸,相傳曾破齊兵于此。”是以,作者張廷叙(清乾隆間淄川賈莊人)到樂店憑吊昌國君樂毅。因“樂”、“嶽”諧音,後稱嶽店村。

全詩極其精煉概括地曆述了從燕國曾被齊國大敗,燕昭王即位,勵精圖治,招納賢才,授命大将軍樂毅領兵大舉伐齊而獲勝,再到燕惠王中了齊國的反間計疑而不用樂毅,又遭齊将田單的火牛陣而大敗的曲折複雜的曆史曆程,總結曆史風雲變幻的教訓,大發感慨。

詩的前四句引了昭王欲求“好馬”(千裡馬),甯買“駿骨”(好馬的屍骨)的典故,赢得“一時名馬盡奔越”的局面,表現其博大胸懷;又有賢臣郭隗獻“黃金(喻“賢才”)新貯”之良策,于是“果然招得天下才”,亦即樂毅、鄒衍等良将賢才。這就是樂毅伐齊的曆史背景。

中間四句,以“先生一奮齊城破”帶過樂毅伐齊大勝之事,過渡到齊國大将田單以“火牛忽發全軍摧”大敗燕軍的故事,主要還是感慨“當年代将彼何人”,即燕惠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懷疑樂毅而換将(騎劫),慘遭大敗,是以作者對此“至今回首有餘哀”,感慨萬千。

最後四句,面對眼前的遺迹,“陵谷遷移”,“廟碑斷橫”,流露無限悲涼之感,自然慨歎當年戰國“七國山河無尺土”的紛争曆史,又見如今“父老猶傳昌國城”,無限感慨。實際是對樂毅伐齊而被疑的悲歎。這是典型的吊古憑今之作。可見,昌城、樂店雖遺迹不存,但樂毅還是名垂千古的,至于曆史的功過是非,任由後人評說。

當今的昌國城、樂毅店已是普通的昌城村、嶽店村了,但曆史的光輝是永不磨滅的。

立足于二十一世紀的豬龍河畔,回望三四個世紀前的豐水勝景和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故迹,隻能靠前人詩文連綴成章,以觀大概,流傳後世。這是我多年來的夙願,鄉愁無盡,也算盡一點留住故土的義務。

2016年1月27日于夕照居

2021年12月28日

注:幾篇拙作,資料多見于姜豔平(淄博市圖書館館長)《曆代名人詠淄博詩注析》有關豬龍河畔的古詩,以及部分網絡查詢。連綴成篇,以利傳承,順緻謝忱。

馬汀:從昌國城到樂毅店

作者簡介:馬汀,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張店區人。畢業于山東師範學院(今山師大)中文系。從1960年起先後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國文教師。淄博市首批獲得中學進階教師職稱的教師。先後發表教學論文、散文、詩歌等200餘篇,個人先後出版散文集《雜記與漫談》《打磨子轶事》《農民楊玉寬》《晚霞集》《牽手集》《冬天裡的收獲》等。

壹點号 柳泉金融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