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曾經有一句軍事俗語:“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由此可見,由于古代軍隊沒有先進的現代通訊裝備,是以他們作戰時都是以鼓和鑼這樣有“穿透力”的樂器,來傳達排兵布陣等一系列軍事指令的。
我國古代擊鼓手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一名鼓手的重要性甚至堪比軍中進階将領。而且我國古代的戰鼓一般都是用牛皮做成的,在敲擊時渾厚的鼓聲也會激勵士兵們的士氣。
是以,古代那些為全軍加油,同時起到指揮排程作用的鼓手們,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存在。同時,古戰場上的“擊鼓手”其實也是一個高危職業,他們會成為對方的首要攻擊對象。是以其危險程度甚至比元帥還要高。
梁紅玉擂鼓助威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紅玉,她就曾經親自擊鼓助陣。要知道在古代,梁紅玉作為一名女子上陣打仗就已經讓人敬佩不已!而一個女人家還“擊鼓助陣”,更是讓人佩服,一時間令全軍士氣無比旺盛。
當然了,戰場上出現的這些戰鬥“音樂”和鼓手,也并不僅僅是中國古代才有的。其實,在世界各國的古代軍隊中,也經常會出現這種戰鬥音樂編制和不同種類的“樂器”。
古羅馬軍團
例如古希臘和古羅馬軍隊就一直使用:筒管樂器和打擊樂器來号令全軍和振奮士氣。更有甚者,當時古希臘軍隊甚至還聘請了一些專業樂師,讓他們在軍隊中專門為士兵們伴奏或者朗誦詩歌。
當然了,朗誦的那些詩歌都是以古代英雄為主題的頌歌。這樣做的目的當然隻有一個:時刻提醒希臘士兵們要像“列祖列宗”那樣勇猛無懼。
而古羅馬軍團當時最常用的一種“戰場樂器”,則是一種叫“布切那”的圓号。但它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圓号,“布切那”要比正常的圓号内徑稍窄一些,末端喇叭口更大一些。這種号在羅馬帝國的重要禮儀中都會使用。
古羅馬軍團的進攻“号聲”
後來随着羅馬帝國版圖的不斷擴大,這種号便普遍出現在軍隊之中,作為他們傳達警報,沖鋒和撤退等重要戰場信号。
除此之外,羅馬軍團當時也會配備一些鼓手,有些軍團出征時甚至還會帶上一支完善的樂隊随行。不過,按照羅馬軍團當時的規定,這些“樂手”是不能走在領軍将領前面的。
羅馬帝國當時主要的敵人之一:凱爾特人,他們也會在戰場上使用大量的音樂助陣。凱爾特民族雖然曾被羅馬人統治了幾個世紀之久,但在戰鬥中,凱爾特人一直都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喇叭,鼓和風笛來伴随軍隊作戰。
而那種風笛作為一種古老的樂器,其實最早是由古代西亞地區的蘇美爾人帶到歐洲的。之後在羅馬軍隊入侵大不列颠島後再傳入蘇格蘭,後來才演變成了一款廣泛流行于歐洲的民族樂器。
這種風笛後來一度成為近代英軍的主要樂器,文末會有更詳細的描述(按時間線來講述軍隊音樂)!
歐洲跨入到中世紀時代後,歐洲宮廷和教堂的音樂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自羅馬軍團以後,戰場音樂并沒有在歐洲軍隊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直到十字軍東征以後,這一狀況才得到了改變:撒拉遜人在戰場上大量使用軍樂向部隊發出指令,同時也是一種恐吓對手的武器之一。
伴随号角發起沖鋒的騎士
撒拉遜人的這種做法當時給基督教騎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以在十字軍中很快得到效仿。據曆史記載:在1191年的叙利亞戰役中,“号角聲”已經作為十字軍沖鋒和戰鬥的标志性音樂。
時間來到歐洲的排槍時代,在這個時期軍樂隊得到了迅猛發展:線列排槍戰術為了能讓士兵保持隊形行進,他們一般都會在戰鬥部隊中配備鼓手,或者每支部隊自帶一支小型軍樂隊。在戰鬥行進時,軍士們便會跟着鼓聲和音樂聲保持隊形踏步前進。
排槍時代的鼓手
當時橫掃歐洲的拿破侖大帝,他的麾下就有大量的鼓手和樂手編制。雖然這些樂手沒有裝備滑膛槍,手中隻是一面破鼓或者一隻小喇叭。
但是拿破侖卻很清楚這些人的作用,毅然把他們混編到軍中,通過“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等各種音樂節奏來行軍。可以說,這些正規化的“軍樂隊”給拿破侖軍隊帶來的無窮的戰鬥力。
行進中的拿破侖軍團
一般來說鼓手隻要不死,隊列的主體就不會潰散。是以,當時歐洲軍隊中的樂手們一直都是被保護的重點對象!而且當時出于一些所謂的“紳士”因素,作戰雙方一般都不會主動對軍官和樂隊進行刻意射擊。
畢竟軍樂隊不是作戰機關,是以他們一般情況下并不會成為首要射殺目标,被流彈打中的情況純屬倒黴。另外在雙方殺紅眼的情況下,對這些樂隊下手的特殊情況當然也是有的,例如《悲慘世界》中,就有胸甲騎兵砍死蘇格蘭風笛手的描述。
蘇格蘭風笛
要知道在蘇格蘭軍隊中,風笛吹奏手當時是多麼重要!以至于1746年時,英軍在擊敗蘇格蘭軍隊後,一度禁止蘇格蘭人吹奏那種長風笛。但是不久之後,英國人又解除了對風笛的禁令。
不僅蘇格蘭人喜歡吹那種“蘇格蘭高地風笛”,英軍後來在戰争中也開始大量用風笛來提振士氣。這款小小的樂器,甚至一度成了英國近代“活脫脫”的戰争曆史。在後來血腥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隻要哪裡響起蘇格蘭風笛,哪裡就會出現英國兵。
英軍風笛手
例如那部著名的《戰馬》電影中,英軍士兵就是在蘇格蘭風笛的悲壯之音下,向德軍陣地發起最後的決死沖鋒。在二戰諾曼底登陸戰中,也有一名叫米林的随軍風笛手,他冒着德軍的炮火義無反顧地吹起了手中的風笛,而且是一邊吹一邊迎着炮火行進。
“風笛手米林”晚年重返諾曼底
正是在這位“勇敢”的英軍風笛手帶領下,英軍士兵都紛紛站了起來,并一鼓作氣将岸邊的德軍防禦工事炸了個精光!整個戰鬥過程中英軍僅僅陣亡12人,而風笛手米林自己居然毫發無傷。
“風笛手米林”的雕塑
如今在諾曼底灘頭,依然豎立着一座“風笛手米林”的雕塑,以便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位風笛手和戰場音樂的偉大。
結語
回眸曆史戰場上出現的那些“悲壯之音”,也許當它響起時并不代表“勝利”。但是卻往往能起到實質性的指揮作用,同時也能大大振奮士兵們殺敵的士氣!
現代戰場上這種“悲壯”的戰場音樂已經消失不見了,因為它似乎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不過在人類戰争史上,這種另類音樂卻是一個永遠難以磨滅的戰場印記。
圖源網絡,侵删!“曆史驿站,心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