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雷諾在華的商用車合資公司華晨雷諾金杯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雷諾)正式宣布破産重整。繼2020年4月14日東風雷諾宣布重組并退出中國乘用車市場後,雷諾品牌再次敗走中國市場。
一直陷于輿論漩渦的華晨雷諾,最終還是未能扭轉破産的命運。随着華晨雷諾的破産重組申請正式通過,雷諾在華布局日漸撲朔迷離。
01
水深火熱中聯姻雷諾
讓我們把時間線拉回4年前。2017年12月15日,曆時一年半的談判後,雷諾同意以1元的現金價格,收購華晨中國手中的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49%的股份。股份變更正式完成後,華晨汽車與雷諾品牌以51:49的股份,共同組建管理華晨雷諾金杯股份有限公司,并以金杯、雷諾和華頌三個品牌生産銷售輕型商用車。
當時的華晨金杯可謂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不僅面臨着巨額虧損,累計債務也超過了10億元。華晨以象征性的1元價格,“賣身”給雷諾,就是希望雷諾能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實作扭虧為盈。
但此後,華晨雷諾的發展并不如想象中美好。2018年起,華晨雷諾銷量逐年下降。至2020年,華晨雷諾的銷量僅為2.3萬輛,相比2019年同比下降42.8%。需要清楚的是,金杯客車的市場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其巅峰時期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超過75%,曾連續19年位居中國商用車市場銷量榜榜首,是毋庸置疑的中國輕客第一品牌。
02
被曝停薪、拖欠供應商款項
其實,華晨雷諾的破産重整早有相關信号釋出。據相關知情人士報道,2021年12月20日開始,華晨雷諾已經暫停發放工資,僅為員工繳納醫保,其餘保險和公積金全部暫停繳納;相關采暖費的報帳已提上日程,結果将等待進一步通知。
華晨雷諾的員工向媒體表示,目前華晨雷諾公司内部多個項目已經停止,2021年12月初已經開始放假,員工可以自願辦理離職,基本上可以在1-2天内正式解除勞動合同,離職員工需與主管溝通,完成工作交接。目前華晨雷諾法方CEO施戈邁也已離開中國,不辭而别。
此外,還有多家供應商表示,華晨雷諾已拖欠貨款長達數月之久,部分供應商已将華晨雷諾告上法庭,并已經勝訴,但華晨雷諾方面依然未有負責人釋出消息。“雖然已經勝訴了,但暫時沒有一個正式說法。現在要看看華晨雷諾方面是否上訴,如果不進行上訴,我們準備進一步申請強制執行。”一位供應商負責人說道。
03
1+1為何小于2?
根據當時官方規劃,2023年時,華晨雷諾将推出至少5個核心競争車型,而且還将進入新興的電動輕客市場。但成立合資公司以來,華晨雷諾的産品導入速度相當緩慢,雷諾車型的引入也是一拖再拖。直至2020年11月才投放了一個改款車型金杯海獅王,在這之前還是拼命“吃老本”,依靠金杯的産品線苦苦支撐。
轱辘哥檢視華晨雷諾官網上的産品介紹,原定引入的雷諾MASTER、Traffic等車型赫然上列。“本來是要進來的,但由于這些新車的排放标準不符合國内法規,雙方又不同意重新開發,最終胎死腹中。”華晨雷諾内部員工向媒體表示,“本來以為他們會帶來海外先進的生産技術裝置和管理模式,但事實上啥也沒帶來。”
為何1+1得到的結果小于2,很大原因就是這兩家公司被迫“各自為戰”。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8月13日,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的預計負債總金額超過了619億元,資不抵債。在此大背景下,華晨集團很難再為華晨雷諾提供相應資金等方面支援;雷諾集團在2020年虧損達到80.5億歐元(約合630億人民币),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最大年度虧損。兩者都自身難保,哪還有精力去管“聯姻的大兒”?
04
雷諾何去何從?
過去,雷諾是在中國擁有東風雷諾、華晨雷諾、易捷特和江鈴雷諾四家合資公司的強大集團,如今卻隻有易捷特和江鈴雷諾在蕭瑟的車市寒風中瑟瑟發抖。具體到車型來看,江鈴雷諾目前僅推出了一款車型——羿。從最近釋出的試駕報告來看,不少媒體老師都對這款車型的産品力給予了好評。
但雷諾似乎并不滿足于隻“傍着”江鈴集團。2021年8月9日,雷諾與吉利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将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在中國,雙方将基于吉利控股的平台技術聯合開發雷諾品牌混合動力車型;在南韓,雙方将基于領克節能平台,共同合作開發适用于南韓市場的節能車型。
顯然,雷諾想使用吉利現有的平台進行造車,進一步降低生産成本,開發更符合中國市場的産品;吉利也能進一步平攤開發平台的費用,同時吸收雷諾從海外帶來的技術和生産模式。對兩者來說,這是一場雙赢的合作。
看着是不是很熟悉?這不正是華晨和雷諾宣布“聯姻”時的品牌願景嗎?不過,江鈴在商用車領域比華晨靠譜得多,吉利在乘用車領域也是節節高升。是成為下一個“華晨雷諾”還是下一個“華晨寶馬”?我們拭目以待。
在疫情的反複、晶片供應短缺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華晨雷諾最終終結于2021年的最後兩天。華晨與雷諾的合作宣告失敗,對中國車市來說也是個很好的“反面教科書”。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1日,合資股比限制政策正式退出曆史舞台。對雷諾來說,是否願意擁抱中國消費者,如何在合資企業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才是最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