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是一份來自崔牛會内部890家企業真實資料的創業生态報告!

本文來自:2016年中國企業

網際網路

CEO論壇上,崔牛會創始人崔強的演講分享,資料來源為崔牛會約890家成員企業、民生

證券

研究院。

2015年11月13日,是我們去年年會的日子,那時候我們的主題是兩個詞:“引爆·突圍”。那時候,企業級市場熱情高漲,但大家已經感覺到了壓力,開始思考,這個市場被我們引爆之後,如何突破BAT和傳統行業巨頭帶來的壓力。

2016年4月16日,我們談論“連接配接·賦能”,希望大家能夠連接配接使用者、連結彼此,給使用者帶來更大的價值和能量。

2016年7月30日,我們思考“趨勢·變革”,我們希望看到2B新技術對未來的影響。

2016年10月31日,我們解讀“原力·聚變”。一直以來,崔牛會在

CIO

和使用者這段的布局很多,我們看到CIO在傳統行業是一個非常尴尬的角色,他們的能力和企業IT能力都遠遠沒有爆發出來,正是需要我們這群人的努力去賦予他們能量。

從2015年到2016年,我相信所有關注企業級領域、關注崔牛會的人都對這些詞印象深刻。

2015年,崔牛會幾乎每周都有融資的消息釋出,但今年少了很多。現在基本上每月有一起融資,大家就覺得很開心。壞的方面是,大家收紅包的次數變少了,好處是紅包越來越大——這段時間的融資幾乎都是大額融資。

我們等了一年的“靜靜”,也想了一年的“娃娃”,最後很多人現在變成了“藍瘦香菇”的心情。

2015年我們聽到最多的詞是什麼?

在2015年下半年,幾乎所有人都會聽到這兩個詞。

但在2016年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什麼?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看一份獨家、首發的,來自于我們崔牛會内部和民生證券研究院的短報告。

我們看一下業務類型的分布,“兩者都有”的占到了51%,也就是說很多人是掙着傳統的錢,享着

SaaS

的夢。傳統業務則會相對少一些,隻做傳統業務的是7%,純SaaS類型的企業有43%。

融資方式好像不是我們原來想的那樣。從資料上看,自籌融資的公司占得最多,高達391家企業是通過自籌的方式解決了資金的問題,機構投資則屈居第二。

融資金額超過1個億的企業僅為5%,未能融到資則的占了66%,融資情況的确不容樂觀。

實際上,企業是否需要融資呢?

資料顯示,71%的企業是需要融資的。我對比了一下去年的資料,去年需要融資的企業是73%,今年相比去年降了兩個百分點。這些企業就是土豪類型的,他們的确不需要錢。但是整體來看,真正不需要融資的企業隻占8%。

資金的需求量超過1個億的是14%,100萬到1000萬的企業最多,達到了32%。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分析,我們想要通過專利、著作權和商标的申請情況來分析大家對知識産權的重視程度。從資料上看,企業對這個部分愈發關注和重視了。我也曾拜訪過很多公司,情況與這個資料統計不謀而合。

我們知道營運和研發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企業的人員比例會越來越趨于平衡。從資料上看,2017年,企業都預計自己會在研發方面加大投入。

我們來看看大家對2017年,行業競争趨勢的總體判斷是什麼的樣的。

大家對資本市場投入的判斷是:2016過于冷,2017年可能會回暖。

但是會不會真的“回暖”呢?我們拭目以待......

大家最關心的是公司整體效能的提升。我和很多創始人聊過,很多小的創業企業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從公司50到200人很痛苦,他們的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原來沒管過這麼大的團隊,如何提升公司的整體效能變得至關重要。

而接下來,融資和巨頭壓力成為大家最關注的兩個問題。

我們簡單做了一下分類,工具、協同、經營、管理,大家對照一下自己屬于哪類的SaaS。每個人心裡的分類是不一樣的,但毋庸置疑,當下,工具型SaaS産品在我國占55%,占比高居榜首。

那撥VC熱潮之後,從去年年底開始,有四到五個證券公司負責并購業務的人聯系我們,看看是否能有一些合作。他們預計今年是一個并購比較熱的時間點。我想,在VC融資趨緩的狀态下,很多公司會尋求并購這個線路。

報告并不算長,但我希望能通過一些全面的資料,傳遞給大家更多行業最前沿的資訊,幫助大家梳理行業發展。

此後,牛透社也将不定期做一些深度研究報告,希望為更多從業者帶來價值。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