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很多老司機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的汽車,太不“抗造”了,受點累就鬧脾氣,走點爛路就吱嘎亂響,一到年頭就開始壞。哪像我當年開的車,用了十幾年,上山下海地跑了幾十萬公裡,經常超載、超速,車況還是杠杠的。唉,現在的車啊,人心不古喽!

仔細想想,老司機的感慨好像确實是真的,現在的車确實沒有以前“抗造”了。按理說,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汽車品質應該越來越好才對。汽車作為家庭的大宗消費品,應該是非常耐用的,使用周期比較長。可是現在,幾年就開始換車的大有人在,汽車似乎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老侯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本地有一家生産電風扇的企業。他們生産的電風扇,使用進口的電機與控制器,做工精良,安全可靠,品質非常好。一時之間在全省範圍内掀起了搶購電風扇的風潮,産品供不應求,企業效益當然也是杠杠地。

可是兩年之後,這家企業卻陷入了嚴重的虧損,不要說電風扇賣不出去,就是維修電風扇的配件也賣不出去。産品堆積如山,嚴重積壓,企業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廠長趕緊派人去做市場調研。調研的結果卻令人哭笑不得:電風扇的品質太好了,根本不會壞。一個工廠中的房間整個夏天電風扇就沒停過,連續用了兩年,一點雜音都沒有,家庭使用十年也不會有問題。現在電風扇市場已經飽和了,舊的電風扇不壞,大家自然就不會買新的電風扇。

這該怎麼辦?廠長趕緊召開會議商讨應對政策。結果大家讨論給出的政策是:降低産品的品質,降低零部件使用壽命,每年都推出新品,增加華而不實的新功能,加速電風扇更新換代速度,開拓其它區域市場,提高維修零部件價格,等等。企業一一照做後,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這個小故事,現在正在汽車行業裡上演着。在之前的幾十年裡,汽車都處于一個增量市場中,生産出來的汽車都不愁銷量。誰的品質好,誰就會占領更大的市場佔有率。是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汽車的品質是逐年攀升的,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的十年裡,達到了一個巅峰。這期間生産的汽車,做工紮實,用料厚道,品質上乘,這就是老司機口中所說的“結實耐操開不壞”的汽車。

不過近十年來,汽車從增量市場逐漸變成了存量市場,市場上的汽車逐漸飽和,車企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大家都不買車了,車企當然就活不下去了。那麼如何讓人們保持正常的汽車更新速度呢?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降低汽車使用壽命,到期就逼迫大家去更新汽車。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具體的措施有哪些呢?這個車企自然不會公布。不過以老侯的觀察與分析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觀設計追求時尚。時尚是随時都會改變的,是以這種設計很容易過時,新車也就變成老車了。此外,現在的汽車基本都是兩三年小改款,三五年中期換代,七八年大換代。現在的新車,幾年之後再看,就是過時的舊車。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一些追求時尚的人及早換車。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2、車企在刻意降低零部件的使用壽命,特别是一些橡膠件、常耗件的使用壽命。很多車使用幾年之後,底盤上的各個橡膠襯套就老化、開裂,底盤行駛質感下降,松散及異響随之而來。如果想要恢複狀态,更換這些零部件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如果不願意更換零部件,那就換車吧!此外,現在汽車上的各種電氣裝置,比如燈泡、電瓶等,使用壽命也在降低,電瓶容量明顯下降。汽車使用時間長了以後,故障率升高,車主修車修得煩不勝煩,就想更換汽車了。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3、汽車用料标準降低,工藝縮減。老司機都懷念之前的老車,既耐撞又耐操,就是因為這些車用料非常紮實,做工非常精良。現在的汽車價格是在逐漸下降的,車企為了降低成本,保持盈利,隻能在用料上做文章。這也會導緻汽車使用時間長了之後,行駛質感下降,安全系數降低,促使人們更新汽車。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4、之前的汽車大多使用手動變速箱或者AT變速箱,這兩種變速箱結實可靠,故障率低,抗超載能力強。而現在車上大規模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和CVT變速箱,可靠性與使用壽命明顯不如上述兩款變速箱,十幾二十幾萬公裡基本就到壽命極限了。在這種情況下,換變速箱的費用可能比汽車的殘值還高,逼迫大家換車。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5、用政策來淘汰汽車。每個國家都有汽車檢測制度和尾氣排放标準,并且這個标準是逐年提升的。很多老款車型是無法達到這些标準的,最終隻能主動淘汰。比如現在中國已經開始施行國六b排放标準了,之前的國五、國四甚至國三的汽車,在行駛區域、注冊地等方面,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了出行友善,人們隻能換新車了。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6、用軟體來淘汰硬體。現在的汽車越來越智能化,車上很多功能都是電子控制的,需要用軟體來控制硬體的運作。随着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老款車上的硬體設施,就無法運作新款軟體了,很多功能就無法實作了,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隻能更換汽車了。這就好像現在的手機,用了幾年之後,手機本身的硬體并沒有故障,但是有很多軟體和程式無法使用,最終隻能忍痛割愛了。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7、用超高的零部件價格來擷取售後服務的高額利潤。很多車企公布的汽車零整比資料并不高,但是大家在修車時卻感到非常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車企在制定售後服務零部件價格時,把不常用的零部件價格定得比較低,而把一些常用的零部件價格定得非常高。比如發動機、變速箱、車身、油箱等,更換頻率比較低,價格可以低一點;而前後保險杠、前大燈、倒車鏡、車門、引擎蓋等經常損壞的零部件,價格定得非常高。有一款車,五對大燈的價格就比一輛車還高。有時發生并不是很嚴重的碰撞事故,修車的錢就比汽車殘值還高了。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選擇更換汽車。

從耐用品變成了快消品,現在的汽車為什麼越來越不“抗造”了?

所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車企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使用一些見不得光的宵小手段,也是可以了解的。其實,社會上的每一個行業都是這樣,隻有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才能良好的運作下去。如果大家都捂緊錢包不消費,都使用結實耐操的老車代步,這個社會就無法進步了。有句話說得好,消費就是love one's country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