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薪3萬的程式員到底能為公司帶來多大收益?

在讨論月薪三萬的程式員一個月能給公司帶來多大收益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問題如下:

有個地主有一塊固定大小的土地,需要租給農民去種植。

農民每種出一斤糧食,地主就能獲得三元錢的收入,農民能獲得一進制錢的報酬。

第一個農民一年可以在這塊地上種出1000斤的糧食,按道理他一年能有1000塊的工資。一個農民種這塊地當然不能保證地主的最大收益,是以地主決定再招一些農民來種植。

但兩個農民卻不會種出2000斤糧食,隻能産1000 + 900 = 1900斤,代表第二個農民能為這塊地增加900斤糧食的收益。

為什麼呢?

大家可以這樣考慮,如果每個農民的産量永遠和前一個一樣,那麼隻要用一小塊地,就可以生産出全中國人需要的糧食了,隻要不斷增加農民就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是以農民的産量是遞減的。

同理,三個農民在這塊地一年能産 1000 + 900 + 800 = 2700斤糧食,代表第三個農民能為這塊地增加800斤的糧食。

......

以此類推,第n個農民隻能為這塊地增加1100 - n * 100斤的糧食。也就是說,招10個農民就能使這塊地的收成最大。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算出總産量為:

( 1000 + 100 ) * 10 / 2 = 5500斤

那麼問題來了:

農民的工資怎麼發呢?

這裡給大家四個選項,請先别看後文,投票試試看:

月薪3萬的程式員到底能為公司帶來多大收益?

.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會選擇第三個——按總收成平均分,每人550元。其實,我的第一反應也是第三個,可是實際情況卻并不是這樣的。

現實生活中,答案應該是第四個,每個農民都是100元。

因為每個人對糧食的貢獻都隻有100元,也就是每個人的産量都隻有100斤!

首先,糧食可以生産出來,不僅靠農民的勞動,還要有土地,産量絕不隻是農民的貢獻。

其次,最後一個農民對糧食的貢獻是100斤大家肯定沒有異議,如果讓第一個農民最後一個來,他也隻能貢獻100斤;而讓最後一個農民第一個來,他的貢獻也将是1000斤,而不再是100斤。也就是說,第一個農民的産量多,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是第一個來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多,而最後一個農民隻能用第一個人10%的地。

簡單地說,這十個農民的勞動貢獻是沒有差别的,都是100斤,即“任何人都隻值100元”。

這就是資本,他們的目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獲得最大的收益。

公司就好比那塊地,員工就相當于農民。

農民能種出糧食的前提是有地可種,否則他再勤勞也不會有任何産出;同理,員工也無法脫離公司。

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地主會發現有的農民種地勤勞、技術好、産量高,而有的農民天天打醬油,地主就會給有的人漲薪,有的人降薪,工資于是出現了差異化。

員工也是如此。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月薪3萬的程式員到底能為公司帶來多大的收益?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以騰訊為例:

騰訊财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

營業收入為:1,472.03億元;

淨利潤為:524.99億元。

騰訊員工大約有41000人,那麼平均一下:

每人每月能為公司帶來60萬左右的收入;

每人每月能産生21.3萬元的淨利潤。

當然了,在這41000人中,高工資的程式員隻是少數。這樣看來,月薪三萬的你至少能為公司帶來工資20倍以上的收入,n倍左右的淨利潤(n至少大于10)。

你現在還覺得月薪三萬的工資高嗎?

但這也無可厚非,沒有公司這塊地,我們又上哪裡去種田呢?

是以,改善生活的方式無非就是:

  1. 好好種地,等地主多賞點糧食;
  2. 跳槽換個地主,雖然可能新地主給的糧食多,但是種地時間要求996,并且這塊地還特别難種;
  3. 有了一定的積蓄後自己承包一塊地,成為一個新地主,招一群農民為自己種地,不過很有可能遇見一年也不下雨、買不起牛耕地、沒有産出、發不起農民工資的情況,風險很大。

大公司的程式員一定要注意一點:

千萬别滿足于會用工具,适當時去造一下輪子也未嘗不好,畢竟在大地主的田裡種地,要鋤頭有鋤頭,要牛有牛的,工具很齊全也好用。

但指不定你哪天去了小地主那裡,雖然給你的報酬高,但是沒有牛,也沒有鋤頭。千萬别需要自己去打造一把鋤頭的時候,應付不過來。

畢竟有句話叫:

居安思危,未雨綢缪嘛。

本文作者:二胖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

大資料前沿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