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統之緩存的微觀應用經驗談(一) 【基礎細節篇】
前言
近幾個月一直在忙些瑣事,幾乎年後都沒怎麼閑過。忙忙碌碌中就進入了2018年的秋天了,不得不感歎時間總是如白駒過隙,也不知道收獲了什麼和失去了什麼。最近稍微休息,買了兩本與技術無關的書,其一是Yann Martel 寫的《The High Mountains of Portugal》(葡萄牙的高山),發現閱讀此書是需要一些耐心的,對人生暗喻很深,也有足夠的留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細品下。好了,下面回歸正題,嘗試寫寫工作中緩存技術相關的一些實戰經驗和思考。
正文
在分布式Web程式設計中,解決高并發以及内部解耦的關鍵技術離不開緩存和隊列,而緩存角色類似計算機硬體中CPU的各級緩存。如今的業務規模稍大的網際網路項目,即使在最初beta版的開發上,都會進行預留設計。但是在諸多應用場景裡,也帶來了某些高成本的技術問題,需要細緻權衡。本系列主要圍繞分布式系統中服務端緩存相關技術,也會結合朋友間的探讨提及自己的思考細節。文中若有不妥之處,懇請指正。
第一篇這裡嘗試盡可能詳細的談談緩存自身的基礎設計應用,以及相關的操作細節等(具體應用主要以Redis 舉例)。
一、稍微說明基本特點和技術成本(本文主要指服務端資料緩存)
1.1 一種區分
緩存基于不同的條件有很多種劃分方式,本地緩存(Local cache)和分布式緩存(Distributed cache)是一種常見分類,兩者自身又包含很多細類。
本地并不是指程式所在本地伺服器(從嚴格概念來說),而是更細粒度的指位于程式自身的内部存儲空間,而分布式更多強調的是存儲在程序之外的一個或者多個伺服器上,彼此互動通信,在具體軟體項目的設計和應用中,多數時候是混合一體。
(當然,個人認為對緩存本質的了解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概念上的分類隻是一個不同了解下的劃分而已)
1.2 一些技術成本
在具體項目架構設計時,單純使用前者(本地緩存)的開發成本毋庸置疑是極低的,主要考慮的是本機的記憶體負載或者極少量的磁盤I/O影響。而後者的設計初心是為了利于分布式程式之間緩存資料的高效共享和管理,除了考慮緩存所在伺服器自身的記憶體負載,設計時更需要充分考慮網絡I/O、CPU的負載,以及某些場景下的磁盤I/O的代價,同時還在具體設計時盡可能規避和權衡整體穩定性和效率,這些不僅僅隻是作為緩存伺服器的硬體成本和技術維護。 需要謹慎考慮的底層問題包括緩存間通信、網絡負載和延遲等各種需要權衡的細節。
其實如果了解了緩存本質就該知道,任何存儲媒體在适當的場景下都可以充當一個高效的緩存角色并進行項目內建和緩存間叢集。常見主流的Memcached和Redis等均是屬于後者範疇,甚至可以包括如基于NoSql設計的MongoDB這類文檔資料庫(但這是從角色角度講,而狹義劃分上這是基于磁盤的存儲庫,需要注意,各有專攻)。這些第三方緩存在進行項目內建和緩存間叢集,也需要解決一些問題。甚至項目疊代到了後期階段,往往還需要具備較高專業知識的運維同時參與,并且在開發中的邏輯設計和代碼實作也會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是以有時候在具體項目的設計上,一方面要盡可能預留,一方面還得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精簡。
額外說下其他體會:在個人有限的技術學習和實踐裡,關于節點資料互動,尤其是服務間通信,是不存在完美的閉環的,理論上也都是在“目前階段”面向“高一緻”的權衡罷了(大概跟生活是一樣的吧,呵,寫偏了)。
二、緩存資料庫結構的一些設計細節
(由于目前個人工作中大多數情況應用的是Redis 3.x,以下若有特性關聯,均是以此作為參照說明。)
2.1 執行個體(Instance)
根據業務場景,公共資料和業務耦合資料,一定分别使用不同的執行個體。如果是單執行個體,才可以考慮以DB劃分。當你使用的是Redis,那麼DB在Redis裡是有資料隔離,但沒有嚴格權限限制,是以劃庫隻是一種選擇。在Cluster叢集裡則是保持預設單個庫,不過實際中我會嘗試根據項目大小來調整,至于在哪個開發階段則是作為預留設計。
額外需要注意的是,作為重度依賴伺服器記憶體的緩存産品,如果開啟了持久化(後面會提到),并且在為并發量極大的服務提供支援時,伺服器硬體資源會出現大量搶占,請結合持久政策配置,考慮執行個體是否進行分盤存儲。持久化本質是将記憶體資料同步寫入硬碟(刷盤),而磁盤I/O實在有限,被迫的寫入阻塞除了造成線程阻塞和服務逾時,還會導緻額外異常甚至波及其他底層依賴服務。當然,我的建議是,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在項目初期設計時就進行規劃并确定。
2.2 緩存“表”(Table)
一般緩存中并沒有傳統RDBMS中直覺的表概念(往往以鍵值對“KV”形式存在),但從結構上來講,鍵值對本身就可以組裝為各種表結構。一般我會先生成資料庫表關系圖,然後分析什麼時候存儲字元串,什麼時候存儲對象,然後使用緩存鍵(KEY)進行表和字段(列)分割。
假定需要存儲一個登入伺服器表資料,包含字段(列):name、sign、addr,那麼可以考慮将資料結構拆分為以下形式:
{ key : "server:name" , value : "xxxx" }
{ key : "server:sign" , value : "yyyy" }
{ key : "server:addr" , value : "zzzz" }
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在分布式緩存産品中,例如Redis,存在多種資料結構(如String、Hash等),還需要根據資料關聯性和列的數量,來選擇對應緩存的存儲資料結構,相關存儲空間和時間複雜度是完全不同的,而這個在初期階段是很難感受到的。
同時,就算緩存的記憶體設定的足夠大,剩餘也很多,也同樣需要考慮類似RDBMS中的單表容量問題,控制條目數量不能無限增長(比如預知到存儲條目可以輕松達到百萬級),“分庫分表”的設計思路都是相通的。
2.3 緩存鍵(Key)
上面提到了基于緩存鍵來設計表,這裡再單獨說明一下鍵相關的個人規範。在鍵長度足夠簡短的前提下,如果關聯相同業務子產品,則必須設計為以同一個辨別(代号)開頭,目的是友善查找和統計管理。
如使用者登入伺服器清單:
{ key : "ul:server:a" , value : "xxxx" }
{ key : "ul:server:b" , value : "yyyy" }
另外,每個獨立業務系統可考慮配置一個唯一的通用字首辨別,當然,這裡不是必需,若實際工作中,如果使用的是不同庫,則可以忽略。
2.4 緩存值(value)
緩存中的值(這裡指單一條目)的大小沒有平均标準,但Size自然是越小越好(若使用的是Redis,一次操作的value較大會直接影響整個Redis的響應時間,不僅僅是指網絡I/O)。如果存儲占用空間直達10M+,建議考慮關聯的業務場景是否可以拆分為熱點和非熱點資料。
2.5 持久化(Permanence)
上面也簡單提了下,一般來說,持久和緩存本身是沒有直接關系的,可以粗略想象為一個面向硬碟一個面向記憶體。但如今的Web項目裡,有些業務場景是高度依賴緩存的,持久化可以一方面幫助提高緩存服務重新開機後的快速恢複,一方面提供特定場景下的存儲特性。當然,由于持久化必然需要犧牲一些性能,包括CPU的搶占和硬碟I/O影響。不過大多數時候是利大于弊,建議在應用緩存的時候,沒有特别情況的話,盡量搭配持久化,無論是使用自身機制還是第三方來實作。
如果是使用的Redis,其自身就具備相關持久政策,包含AOF和RDB,我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兩者同時配置的(當然,最新官方版本本身也提供了混合模式)。如果在一些非高并發的場景下,或者說在一些中小項目的管理子產品裡,僅僅隻是作為優化手段,确定了不需持久,也可以直接設定關閉,節約性能開銷損耗,但建議在程式中将該執行個體做好标注,確定該執行個體的公共使用範圍。
2.6 淘汰(Eliminate)
緩存如果無限制的增長,即使設定了較短的過期(Expiration ),在一些時間點上,高并發的一批大資料會在較短時間内就達到了可使用記憶體的峰頂,此時程式中與緩存伺服器的互動會出現大量延遲和錯誤,甚至給伺服器自身都帶來了嚴重的不穩定性。是以在生産環境裡盡量給緩存配置最大記憶體限制,以及适當的淘汰政策。
如果使用的是Redis,自身淘汰政策選擇比較靈活。個人的設計是,在資料呈現類似幂律分布情況下,總有大量資料通路較低,我會選擇配置allkeys-lru、volatile-lru,将最少通路的資料進行淘汰。再比如緩存是作為日志應用的,那麼我一般是項目前期是配置no-enviction,後期會配置為volatile-ttl。當然,我也見過一種特殊業務下的設計,緩存直接用來作為輕量的持久資料庫使用,而且是終端,開始覺得有些新奇,後來發現是非常符合業務設計的(比如幾乎沒有任何複雜邏輯和強事務)。是以合情合理,确實不應該禁锢在傳統設計裡,畢竟架構總是基于業務去實時組合和改變的。
三、緩存的基礎CURD和其他相關(在這裡我主要讨論一級緩存)
3.1 新增(Create)
如果沒有特殊業務需求(如上面提到的),插入必須設定過期時間。同時,盡量保證過期随機性。如果是進行批量緩存,則個人的做法是保證設定的過期時間上至少是分散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緩存雪崩等風險和影響(關于這些我會在以後的擴充篇裡嘗試闡述)。
如,批量緩存的對象是一個結果集,條目有10萬條,緩存時間基礎為 60*60*2(sec),現在需要同時進行緩存。我的做法是預設生成一個随機數,如random(範圍 0 - 1000),過期時間則設定為( 60*60*2 + random ) 。
3.2 修改(Update)
更新一條緩存的資料,注意是否需要重新調整過期時間。同時在很多場合,如多個緩存間同步時,建議直接删除該緩存,而不是更新緩存。修改操作很多時候是關聯到DB間的同步操作的,相對考究的多一些,需要權衡分布式事務上的問題,後續文章裡會寫到。
3.3 讀取(Read)
查找緩存時,如果存在多條,并确定資料量不大,務必使用嚴格比對key的模式,而盡量不要使用通配符方式。雖然發送指令的key資料變長了,但卻避免了不必要的緩存内的搜尋性能損耗。
例如單純相信Redis裡自身的存儲優化,無限制的使用 keys pattern而不考慮時間複雜度,同時造成大量線程阻塞(這裡與主從複制無關)。如果折中使用scan分頁替代,也并非一種“無憂”的實作,一是需要在程式代碼的封裝裡設定較低的容量,二是請務必在程式邏輯裡對資料幻讀等潛在問題做相關的管控處理。
另外可以額外類比一種場景,操作DB中的大表,命中的熱點資料分布靠後。
3.4 删除 / 清空(Delete / Clear)
删除緩存,一般有直接移除和設定時間過期(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滑動增加過期)兩種方式,沒什麼細節上的說明。(倒是聽過一種特殊業務場合,批量請求同類資料,并且即時性沒有很高要求,設定過期時間并将時間稍作分散。)
清空緩存,我在項目裡目前并未應用,甚至也不提倡直接使用。但是假如在應用時,需要慎重考慮兩個地方。一是清理時機,二是清理時效(若在Redis裡,無論是flushdb或者flushall,都會形成一定阻塞)
3.5 鎖/信号(Locking)
本身無關緩存,屬于一些并發特性實作,有一定的适用場景。這在Redis中有一些基于原子的實作,但與本系列讨論無關。本人去年寫過一篇與之相關的分享,詳見:商城系統下單庫存管控系列雜記(二)
https://www.cnblogs.com/bsfz/p/7824428.html),但這裡不贅述。
3.6 釋出-訂閱(Publish-Subscribe)
為什麼提到這個跟生産消費(Produce-Consume)相關的動作呢?這個機制本身是不屬于緩存自身的範疇的,而是更相關于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之是以提到,是因為如今主流的緩存産品都自帶這一特性,很多場景使用起來較友善,配置也簡單,效率也夠快。隻是,往往會造成濫用。最關鍵是不必要的強耦合也降低了整體靈活性和性能,擴充性也實在有限。當然,這是我目前的看法。
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有特殊的場景應用,盡量不使用。至少本人是不會優先推薦使用緩存自身的釋出訂閱的,甚至在緩存叢集系統中,需要考究的細節更多。而推薦的方式是,使用其他專業中間件解決,如基于MQ的産品替代方案。具體的候選有優秀的開源作品如RabbitMQ、Kafka等,包括有朋友提到的近兩年國内阿裡研發的RocketMQ等等,但是個人目前使用較多的依然是RabbitMQ。當然,這裡不去過多贅述了,根據場景選擇,合适的場景選用最合适的技術方案即可吧。
結語
本篇先寫到這裡,下一篇會圍繞相關主題嘗試擴充闡述。
PS:由于個人能力和經驗均有限,自己也在持續學習和實踐,文中若有不妥之處,懇請指正。
【已更新:分布式系統之緩存的微觀應用經驗談(二) 【主從和主備高可用篇】
https://www.cnblogs.com/bsfz/p/9769503.html】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