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說報告|中國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智能+”重要戰略:“深化大資料、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更新賦能。”

如何把握從“網際網路+”向“智能+”的演進?如何了解智能經濟的經濟學含義?如何感覺“智能+”向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各大産業的擴散程序?如何想象智能時代的就業與生活?智能化又将給經濟治理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2019年3月12日,阿裡巴巴研究團隊協力釋出了國内首份關于“智能+”的重磅報告——《從連接配接到賦能:“智能+”助力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随後,智能經濟系列報告也陸續推出。

今天,我們推出【圖說報告】欄目之“智能+”系列解讀第四篇,說說中國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消費網際網路的數字化程度全球領先,産業網際網路在追趕全球領先水準,這兩種狀态的并存,造就了中國智能經濟的獨特路徑:消費端倒逼拉動供給端。

一、消費網際網路多元度拉動工業網際網路

圖說報告|中國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中國高度發達的消費網際網路,近年來已經開始倒逼和牽引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這種牽引和倒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準備:消費網際網路時代,人人互動、人機互動等所沉澱的大量資料,不僅倒逼出了全社會的雲計算能力,也滋養了AI等技術的發展。

能力倒逼:消費者的數字化,持續倒逼零售和營銷環節的數字化。

需求牽引:消費網際網路激發、彙聚出了一個快速多變、高度個性化的線上市場,推動制造業的柔性化更新。

角色發育:消費網際網路階段,不僅發展出了大型平台等新物種,還湧現了以APP和服務市場等形态存在的各類服務商,以及産消合一的消費者等。

文化培養:消費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20多年,讓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文化屬性——開放、透明、分享等,在全社會廣為流傳和接受,培養了全社會的數字化認知:了解、認可、擁抱數字化技術的内在特性。

機制傳導:消費網際網路所孕育出的分工協作體系,從消費者、營銷、零售、批發、管理等多個環節,反向傳導給所有的商業環節。

消費網際網路對工業網際網路的推動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

二、端到端全鍊路數字化如何實作

圖說報告|中國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那麼,中國在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阿裡巴巴将過去20年内沉澱的購物、娛樂、本地生活等多元商業場景及相應的數字化能力與雲計算等服務充分融合,形成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助力企業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進而實作端到端的全鍊路數字化。2019年1月11日阿裡巴巴ONE商業大會上,阿裡巴巴正式推出了阿裡商業作業系統,賦能商業社會。

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為企業輸出的是一整套的系統的數字化能力,而非提供單一工具,通過“資料+算力+算法”的機制,使品牌、商品、銷售、營銷、管道管理、服務、資金、物流供應鍊、制造、組織、資訊管理系統等11個商業要素實作線上化與數字化。

展望未來,所有的商家都将需要數字化引擎,阿裡巴巴将依托商業作業系統幫助每一個客戶完成數字化轉型。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為消費端和供給端架起一座數字化能力遷移之橋 ,探索一條數字化全面轉型之路,助力經濟社會的智能化轉型與高品質發展,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将引領數字經濟的創新者走向“智能+”時代。

圖說報告|中國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如何向供給端遷移

責編:張晶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