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2021年1月7日,江山如畫——遼甯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立軸山水畫展開幕,這是繼“卧遊江山——遼甯省博物館藏手卷山水畫展”之後,遼甯省博物館再次精選66件館藏精品立軸山水畫聚集一展。立軸山水畫不同于手卷山水畫逐段展開的欣賞方式,觀者面對立軸畫面會豁然開闊,在縱觀全景之下,随着視線“穿遊”于各色景緻之間,身臨其境般地在山水畫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和諧暢達。

從《論語》中“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開始,中國人對山水寄予了豐富的情感。山水之樂,是平淡天真的雅逸情緻;山水之樂,是人們心靈中桃花源的向往;山水之樂,是“天人合一”的冷靜直覺。古人以詩言志,卻在畫中流露真性情,是以山水畫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的重要藝術載體。中國山水畫自五代宋初成熟完善以來,逐漸成為中國畫的最主要宗脈。立軸山水畫不同于手卷山水畫逐段展開的欣賞方式,觀者面對立軸畫面會豁然開闊,在縱觀全景之下,随着視線“穿遊”于各色景緻之間,“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身臨其境般地在山水畫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和諧暢達。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遼甯省博物館豐富的古代繪畫藏品是遼甯文化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擇選館藏精品古代立軸山水畫聚集一展,展示古代立軸山水畫的獨特藝術内涵和魅力。通過該展覽,我們感覺山水是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進一步體會到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宇宙觀。

願廣大觀衆透過展覽,看到的不隻是山水,而是綿延的文化源流。

展品目錄

遼代 佚 名 深山會棋圖

宋代 馬 遠 松壽圖

元代 佚 名 扁舟傲睨圖

明代 戴 進 溪堂詩意圖

明代 佚 名 水榭山郭圖

明代 呂 紀 桃林聚禽圖

明代 沈 貞 竹爐山房圖

明代 沈 周 魏園雅集圖

明代 唐 寅 茅屋蒲團圖

明代 謝時臣 虎阜春晴圖

明代 錢 榖 竹亭對弈圖

明代 文 嘉 喬林清影圖

明代 文伯仁 松風高士圖

明代 文伯仁 松泉逸士圖

明代 孫 枝 峰回徑轉圖

明代 朱 朗 仙山樓閣圖

明代 李流芳 水亭遠山圖

明代 邵 彌 高岩曳杖圖

明代 項聖谟 林下清談圖

明代 關 思 停舟垂綸圖

明代 藍 瑛 山閣延秋圖

明代 藍 瑛 溪橋柱杖圖

清代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圖

清代 王原祁 山中早春圖

清代 王 翚 仿古四季圖屏(4件)

清代 吳 曆 南嶽松雲圖

清代 梅 清 望天都峰圖

清代 石 濤 孤舟臨瀑圖

清代 石 濤 古木垂蔭圖

清代 龔 賢 一道飛泉圖

清代 樊 圻 桃源圖

清代 高 簡 草堂獨坐圖

清代 佟世晉 秋林散步圖

清代 陳 星 峰前千澗圖

清代 黃向堅 峰崖喧濤圖

清代 顧符稹 醉翁亭圖

清代 文 點 桐蔭清話圖

清代 文 點 停舟話舊圖

清初 潘 澂 溪山讀書圖

清初 羅 牧 疏林遠山圖

清代 佚 名 青岩雅閣圖

清代 袁 江 溪山行旅圖

清代 沈廷瑞 岩松傲歲圖

清代 朱倫瀚 仙山春曉圖

清代 方士庶 山蒼寓隐圖

清代 王 昱 溪山漁隐圖

清代 張宗蒼 臨黃公望山水圖

清代 沈 鳳 斷山叢篠圖

清代 周 笠 春山曉霭圖

清代 董邦達 霭山邨郭圖

清代 張 洽 萬木森秋圖

清代 吳 麐 仿倪瓒早秋圖

清代 沈宗骞 名山讀書圖

清代 宋葆淳 隰州山水圖

清代 潘恭壽 仿王蒙山水圖

清代 萬上遴 百道飛泉圖

清代 顧鶴慶 石梁方廣圖

清代 王玉璋 北苑春山圖

清代 戴 熙 虛堂樂志圖

清代 張之萬 雲岚秋瀑圖

清代 秦祖永 仿唐寅山水圖

清代 顧 沄 仿王蒙山水圖

清代 姜 筠 雪徑探春圖

展品欣賞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宋代 馬遠 松壽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明代 戴進 溪堂詩意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明代 唐寅 茅屋蒲團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明代 項聖谟 林下清談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清代 王原祁 山中早春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清代 文點 停舟話舊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清初 潘澂 溪山讀書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清代 董邦達 霭山邨郭圖

遼甯省博物館再上書畫大展,66件展品目錄公布!

清代 戴熙 虛堂樂志圖

【展覽名稱】

江山如畫——遼甯省博物館藏中國古代立軸山水畫展

【主辦機關】

遼甯省文化演藝集團(遼甯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承辦機關】

遼甯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

2022年1月7日——2022年4月10日

【展覽地點】

遼甯省博物館三層第20号展廳

來源:遼甯省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