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否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完成了三國鼎立

可以這樣說,因為這三把大火對應了奠定三國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赤壁之戰在早就孫劉聯盟的同時阻斷了曹操快速一統天下的企圖。也許有人說漢中之戰才是蜀漢的立國之戰,非要這麼講也沒錯但是劉備當時并沒有放棄吞吳滅曹的夢想。知道三家分别稱帝劉備兵敗夷陵,三國才正式進入沒有大動蕩的穩定期。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奠定了三分天下也不是沒有道理。

是否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完成了三國鼎立

曹操、劉備、孫權當中就孫權的名頭小、身份低,是以孫權是最滿意割據的;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總想一統天下;而劉備大漢皇叔的身份,逼的劉備隻能學習劉秀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是以最明顯的是東吳攻擊性最弱,而蜀漢雖然國力最弱但是在宿命的安排下不得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蜀漢最後耗盡了國力被曹魏偷襲得手滅國。火燒烏巢讓曹操獲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也獲得了曹操一統北方的契機

是否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完成了三國鼎立

官渡之戰前曹操的局面其實并不樂觀,雖然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内憂外患一點也不少。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曹操的地盤是一個長條狀,雖然跨越了東青州到關中的但是南北顯然缺乏縱深;很容易被鑿穿。南方的張魯、劉表、孫權在局部上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戰略優勢,在加上北方實力雄厚的的袁紹曹操的态勢很微妙。況且相對袁紹來說曹操控制的地盤都是經過黃巾動亂摧殘過的,人口富庶程度都遠不如袁紹。而袁紹的冀,青,幽,并物阜民豐,而且有不少機動性極強的精銳騎兵。如果不是劉表故步自封,和袁紹孫權合謀曹操的話,顯然曹操的下場很慘。

當然曆史沒有假如,隻有袁紹與曹操直面硬扛。其實就袁紹一方都讓曹操壓力山大,隻要袁紹不貪功冒進、不犯大的失誤;慢慢和曹操消耗實力,曹操必敗無疑。是以才有袁曹對峙,曹操着急上火赤腳迎許攸的橋段。是以曹操奇襲烏巢、斷袁紹糧道之舉,是以曹操才赢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即便袁紹戰敗,但是仍有一戰之力。知道袁紹去世,因為繼承人問題袁紹集團内讧才讓曹操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進而曹操完成了進河北,征烏桓一統北方的壯舉。

是否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完成了三國鼎立

火燒赤壁讓驕橫的曹操迅速南下一統江山的美夢破産,也讓孫劉兩家獲得喘息機會統一北方後的曹操逐漸從當初的戰戰兢兢到後來的志得意滿,北方在手讓曹操生出了小看天下英雄的心思。在唐宋之前北方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經濟重心和财稅重地,是以兵精糧足的曹操率領83萬人馬南下。曹操寫給孫權信中說“将于将軍會獵于吳”,孫權驚懼之下在降與打之間做艱難的選擇。而劉備更慘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走夏口,劉表去世後繼位的劉琮直接投降曹操。在魯肅和諸葛亮的約談下,這才有了諸葛亮東吳舌戰群儒最後定下孫劉兩家合兵抗曹的方針。其實主力就是東吳,劉備沒多少人。

火燒赤壁在三國演義中是非常精彩的一段,咱們不在贅述詳細内容。趁着曹操慘敗的機會劉備趁機占據了荊州大部,這讓孫權大怒。雖然劉備借口暫借荊州,但是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安排根本就沒打算歸還荊州。即便是幾年後劉備入川和曹操漢中之戰時,為了讓孫權牽制曹操才又割給了荊州幾個郡給孫權。孫權一直對劉備暫借荊州耿耿于懷,這也為呂蒙白衣渡江奪取荊州埋下了伏筆。夷陵之戰切斷了蜀漢以荊州為基地北伐興複漢室還于舊都的想法,三國鼎立正式形成。

是否可以說火燒烏巢、火燒赤壁、火燒夷陵,這三把火完成了三國鼎立

其實劉備從賴着荊州不還開始,就注定了蜀吳必有一戰。因為蜀漢地勢奇特,雖然易守難攻但是很難成長為全國政權。四川盆地四周都是大山,如果入主中原必須出川。顯然諸葛亮這樣的戰術大家不可能注意不到,是以才有《隆中對》中從荊州出宛、洛以及漢中北上兩條路。而荊州地勢非常關鍵,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後代王朝戰争多次證明,北方政權從荊州順江而下直撲南京(吳國的都城)執行斬首行動是最省事的滅吳方式。否則吳國也不白給,慢慢的拼實力也許蜀漢死得更早。吳國割據江東最大的依仗就是長江天險,是以奪取荊州關閉蜀漢東出的大門是孫權做夢也要想做的事。

是以在關羽發動北伐時東吳違背聯盟呂蒙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一代戰神關羽敗走麥城。當時劉備急于稱帝穩定蜀漢政權,但是夷陵之戰爆發已經成為必然。無論是因為為關羽報仇還是複奪荊州,總之劉備出兵伐吳是必然。然而蜀漢先勝後敗,夷陵一把大火消滅了蜀漢精銳;也讓劉備天下一統的夢想徹底成為了泡影。從此蜀漢東出三峽的大門被徹底關閉,東吳占據荊州後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