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柳林風聲》這部世界兒童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很多人不陌生。從最早把這本書引入中國的著名作家周作人開始,幾乎所有的書評都在強調它典雅細緻、優美流暢的文筆,還有整個故事情節中傳遞出的溫暖、善良與友愛。但我卻想談談我眼中這本書的寶貴之處——“荒誕感”。

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父母在給孩子讀這本書時,總會偏愛善良、乖巧的鼹鼠,也會對精明能幹、包容友愛的河鼠大加贊賞。但孩子們卻總是對個性張揚、愛冒險的蟾蜍情有獨鐘。就算它自負好勝,就算它狀況頻出。

這好像非常荒誕、難以了解。

沒錯,孩子們喜歡的就是荒誕,荒誕的故事情節,荒誕的人物。文學中專門有一個細分領域叫做“荒唐文學“。這個領域的文學作品看起來特别無厘頭,不着調,言行舉止像是胡鬧。但荒誕不羁之下,隐藏着對真誠、善良、勇敢等一切美好品格的追求。《柳林風聲》這本書就是代表作之一。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1、 柳林風聲:蟾蜍托德的荒誕之旅

《柳林風聲》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大森林裡,故事的主人公是森林裡的四個動物夥伴,鼹鼠、河鼠、蟾蜍和獾。如果沒有這隻蟾蜍,那其他的主人公過的應該都是風平浪靜的日子。聚會聊天,吃點美食,四處遊玩一下。隻要這隻蟾蜍一出場,就會有大麻煩。

蟾蜍托德愛張揚,一出場就炫豪宅,炫豪車。還邀請夥伴們和他一起體驗旅行。沒想到樂極生悲。人類開的豪華大汽車呼嘯而過,驚了蟾蜍的大馬車,豪華敞篷馬車報廢了。

本以為托德很痛心,沒想到這反而激起他的鬥志,要換更拉風的豪華大汽車。它接連買了七輛大汽車,一輛比一輛更豪華。可它的車技太爛了,偏偏又很喜歡飙車,于是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車禍。三個好朋友鼹鼠、河鼠、獾先生不願看着蟾蜍托德就這麼白白送命,把它軟禁起來,堅決不讓他碰車。

後來托德終于想了個辦法,勝利大逃亡,溜達到一座小鎮。它看見一輛最新款的汽車,又按耐不住想要體驗一下。結果偷車又飙車的蟾蜍被警察抓住,關進了監獄。幸好獄警的女兒很喜歡和托德聊天,幫助它僞裝逃出了監獄。它一邊為自己的自由歡呼,一邊也不得不面對一場磨難重重的旅行。

最後他回到家,又在夥伴們的幫助下從黃鼠狼手裡奪回自己的豪宅。他認識到曾經的荒唐,也認識到友誼的偉大,他終于變成了一個讓人尊敬的蟾蜍先生。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2、 為什麼故事情節越荒誕,孩子越喜歡?

《柳林風聲》整個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講述的是鼹鼠、河鼠和獾在河邊生活的故事,另一條講述的是蟾蜍托德四處漫遊、荒誕曆險的故事。前一條主線是為成人設的,後一條主線才是孩子們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

(1)追求新奇是人的天性

嬰兒4個月左右就可以對他人的動作以笑回應。他們喜歡誇張的動作和聲音,看到媽媽搞怪的舉止,他們會哈哈大笑。荒誕的事物就如同大人們逗小孩的誇張行為一樣,會引發孩子的好奇、興趣和專注。

一隻蟾蜍怎麼會那麼迷戀汽車呢?他被馬車甩在公路邊的樣子好搞笑!他竟然沒害怕,還去買了那麼多汽車!自由對蟾蜍怎麼會那麼重要?自由是什麼……孩子們正是在這些荒誕的劇情中,捕獲新奇感。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日本的荒誕派作家長谷川義史說,孩子最喜歡“屎尿屁”的書。看看他的作品《尿床大神》,再想想風靡全球的《小屁孩日記》,我似乎也懂了,或許孩子天生就是先鋒派文學的讀者!

細細想來,頂級的、經久不衰的兒童文學作品大多都有一種離奇、幽默、新鮮的荒誕美。這或許正好契合了人的本性。孩子根本不在乎故事情節有多完整,多符合邏輯,他們的認知本就是碎片式的,他們需要的是足夠新奇,足夠有趣。

(2)挑戰權威的興奮感

心理學研究認為,孩子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會出現人生第一個叛逆期;6-8歲會迎來“兒童叛逆期“;到了12歲,就是大家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可見,“叛逆“一詞是貫穿孩子整個成長過程的。

《柳林風聲》中的蟾蜍托德,被獾和鼹鼠、河鼠輪番看管,就像是被很多父母限制、管教中的孩子。每一分鐘都希望掙脫束縛。當托德跳下火車,逃離追捕時,就算是它身無分文、遠離家園,又冷又餓,但他還是相當興奮。

因為他自由了!“自由“這兩個字對于托德來說,值50條毛毯,讓他渾身溫暖,充滿希望!自由對于孩子來說,就意味着天馬行空,無拘無束。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上篇文章提到《可怕的科學》中,作者尼克.阿諾德經常給小孩子出壞主意,讓他們帶着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去考父母,考老師。他告訴孩子們科學家也會幹蠢事,也有很多難題無法解決。孩子們每每聽到這裡,總會莫名的興奮。

也許,孩子們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戰權威、離經叛道中,逐漸認知自我、找到方向的。

(3)寄托對這個世界的憧憬

孩子不喜歡娓娓道來地叙述。情節越是跳躍,富有想象力,越能吸引孩子。因為他們想更快地在故事裡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們對這個世界滿是憧憬。

就像《柳林風聲》,情節不斷在春天的河岸、夏日的旅行,冬日的野林冒險中穿梭。蟾蜍曆險記更是緊張刺激,而又搞怪有趣。

我深深感到:兒童文學最大的價值就是慰藉孩子的心靈。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我見過很多繪本故事按照成人的眼光和價值觀來編寫。加入一點想象的故事情節,但仍舊跳不出想要說教的目的。父母想通過故事來告訴孩子種種道理,但在孩子看來更像是一種模式化的生活,不能激起任何的興緻。

而真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追求的卻恰恰是荒誕的美,稚拙的美,純真的美。這才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美育。

成年人讀《柳林風聲》也許會因為鼹鼠莫爾在曆經風雨後說的一句“家,這樣一個港灣,對于一個人的生存具有何等特殊的價值“而感慨萬千。但是孩子不會。孩子了解不了那些曆經風霜之後的感悟,孩子的世界裡彌漫的是離奇的幻想,對這個世界各種刺激、有趣的憧憬。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3、 荒誕感,你認為的不可理喻卻是孩子最寶貴的财富

《柳林風聲》的作者格雷厄姆曾說,“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财富就是擁有荒誕感。而大多數成人都喪失了這點,隻有孩子保持得最好。“

保有一點兒荒誕感,或許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精彩。對于孩子來說,更是一種寶貴的财富。

(1)在荒誕中尋找成長的力量

我給女兒讀繪本,本以為她會喜歡貝貝熊和巧虎這樣乖巧的人物,但她偏偏對《不一樣的卡梅拉》愛不釋手。妹妹不認識字,成天看着圖一遍遍“梳理“故事情節,有時還繪聲繪色地扮演裡面的角色。妹妹最喜歡淘氣又勇敢的小雞妹妹卡門。

這些長久以來經久不衰的兒童讀物,其實訴說的是孩子心底的欲望,他們認同的行為以及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也許他們覺得自己還弱小,是以他們需要在這些喜歡的人物身上尋找力量。孩子們讀《柳林風聲》喜歡托德,就是喜歡它不走尋常路的勇氣,不受限制,挑戰權威,曆經險阻後,還能像尤利西斯一樣凱旋歸來。

盡管這些人物的行為看起來誇張,情節如此不現實,但他們總在用獨特的方式告訴孩子們:難關總會過去,開動腦筋就會創造無限可能。看似荒誕的劇情,實際上賦予了孩子直面未來的勇氣。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2)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源泉

幼年時期,每一個孩子都沒有所謂的思維定式,也不受現實束縛。是以極富想象力。很多看起來光怪陸離的故事,父母很難了解,但他們卻能欣然接受。那些看起來超乎想象的童話場景和故事情節,似乎跟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一點。

日本作家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時下豬》中這樣描述:小男孩則安讨厭媽媽偷看他的日記,故意在日記中寫些吓唬媽媽的事。哪知這一切竟變成真實:廁所裡躲着一條大蟒蛇;爸爸吃下了媽媽煎出的“油炸鉛筆”,鬧肚子,不得已又吞下了許多橡皮止痛;晴朗的天空下起了無窮無盡的小豬,弄得滿大街都擠滿了嗷嗷亂叫的小豬,則安隻能驚慌得趕緊擦掉“晴天下豬”這篇日記,一切才算平靜下來……

英國作家羅·達爾的《慈善的巨人》中,巨人用網兜捉蝴蝶的辦法,收集了億萬個輕霧般飄遊于空中的夢,分裝在億萬個瓶子裡。然後把這些美好的夢、金色的夢,用吹夢器吹進千家萬戶熟睡的孩子們的卧室裡,讓他們睡得甜甜美美,做着幸福愉快的夢。

這些荒誕的故事雖然荒誕離奇、遠離現實,但卻蘊藏着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同樣激發着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正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能力嗎?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3)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英國作家王爾德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朱光潛說: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隻怕對着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有一個人在團隊裡,總是能調動氣氛,随便說起一個話題,都能引人入勝。是不是大家很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

成年人的世界,有趣的人自帶吸引力。而“有趣“這個能力,是從小培養的。

荒誕的童話故事裡,往往就蘊藏着“有趣”的能力。

《柳林風聲》中的蟾蜍托德,就是這樣的有趣擔當。他的人生精力跌宕起伏,精彩刺激,但同時也趣意盎然。想到他興緻勃勃地駕着馬車出發,卻被人類的豪華大汽車秒殺;想到他騙過河鼠,偷溜出去時得意的神情;想到他假扮洗衣婦逃離監獄,一路的驚險又有趣的曆程……真的讓人忍俊不禁。

孩子們正是在這種愉悅、歡樂之中,收獲了知識,也學到了更好的生活态度。面對困難,懂得樂觀;面對挫折,懂得豁達;面對成功,懂得淡然;活得通透、灑脫。

為什麼孩子喜歡《柳林風聲》?

寫在最後:

兒童文學中的荒誕感,看似啼笑皆非、違背常理。在幻想的世界裡好像什麼都可以發生。但好的作品依然有它内在的邏輯,依然會向孩子傳達真誠、友愛、善良、誠信、樂觀、堅強……

世界上很多兒童文學都先是作者與自己孩子的一場對話,《柳林風聲》也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能通過這些頂級兒童文學作品走進孩子們的世界,讀懂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喜好,保護好他們身上那些彌足珍貴的品質與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