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至今,作為阿裡雲新金融“一号位”,劉偉光一共拜訪了65家客戶,深刻感受到了疫情倒逼金融機構加速線上化和數字化程序。讓他感觸更加深刻的,是收到多家大型銀行關于“資料中台建設”的溝通需求和邀請。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資料中台建設的需求發起部門是銀行的業務部門;而在以前,銀行上馬此類科技型項目通常由科技部門發起。
“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意味着銀行想把資料變成資産,應用在所有的業務流程當中,打通各種業務。”身為阿裡雲智能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的劉偉光說。
“中台”是阿裡巴巴在2015年率先提出來的概念,曆經多年内部實踐之後,沉澱成為集方法論、工具、組織于一體的智能大資料體系。阿裡巴巴于2018年正式通過阿裡雲對外開放“中台”,助力金融、零售、政務、網際網路等行業數字化轉型。
過去兩年,中台大熱,很多公司效仿阿裡推出了各類中台。在金融行業,關于中台的争議也有升溫:銀行已經搭建了資料倉庫、資料集市、資料湖、大資料平台等,再建資料中台是否存在重複建設?
7月30日,阿裡雲“2020資料中台高峰論壇”在西子湖畔舉辦,給衆說紛纭的資料中台一個清晰的答案。
“我堅信2020将是中國金融行業數字中台建設元年。”在劉偉光看來,不僅是銀行,包括保險和券商等金融機構都迫切需要建設資料中台。
(一)待挖掘的資料寶藏
金融業流傳着一種說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争越來越集中在資料上,即“資料為王”。但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該怎樣才能把資料真正變成資産?
此前,包括銀行在内的金融機構在資料挖掘上有過長時間探索。早在2001年3月,工行率先在銀行業内建設資料倉庫,以打破“資訊孤島”,掀起了一波為期十年的資料倉庫建設的浪潮。
如今,資料中台已經成為了金融業的普遍共識。在銀行業,包括農行、建行、招行等在内的大行都在向“資料”要生産力,沉澱資料、營運資料,使用資料;在保險行業,保險公司在尋找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去簡化與優化保險理賠、核保、出險過程;在資管行業,多家基金、信托、券商都尋求在資料中挖掘新機會,在新一輪的競争當中破局。
事實上,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資料平台的建設周期和曆史不比網際網路行業時間短,在資料使用上,這些行業的機構基本上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由于曆史原因,這些資料都分散在不同部門。
“資料寶藏在那兒,但卻不知道如何挖掘。”一位銀行科技部的高層對輕金融表示。
對各類金融機構來說,今天都面臨這樣一個挑戰,即怎樣把資料真正變成資産,因為資料資産是所有變革背後最重要的紐帶。
金融機構該怎麼辦?答案是把資料進行打通,建立統一的資料中台。
“金融機構要通過中台把資料變成一個自由流動的資産,把資料智能等能力嵌入到業務流程之中,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分析、預測和決策支援,而不是割裂在很多系統當中。”劉偉光表示。
也就是說,以後金融機構的業務團隊也是資料科技團隊。
(二)金融資料中台:讓機構沒有部門牆
一家位于上海的銀行,零售業務非常突出,但是他們面臨新的煩惱。這家銀行發現,行裡到處都在做風控。跟螞蟻、跟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合作的人在做二次風控,信用卡團隊在做風控,自建場景、開放銀行等團隊也在做風控,面臨着很多重複建設。這家銀行找到阿裡雲并提了一個需求,能不能全行建立一個統一的風控平台?
另一家大型的保險公司也發現,公司建了非常多的資料系統,也建了資料倉庫,但卻無法找到真正對壽險、财險交叉銷售有幫助的真正資料資産。
其實,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重複性建設帶來IT投資的浪潮,更嚴重是導緻資料割裂、不能複用。有金融從業者估計,超過70%的資料價值沒有被利用起來。用劉偉光的話說,今天的金融資料還沒有像自來水一樣,能夠自由的流到每一個角落。
在這樣的背景下,資料中台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通過資料讓企業沒有部門牆,所有的業務可以共享資料。
為什麼金融資料中台很重要?
因為資料中台是一個真正的金融機構全局視角的工程,強調資料能力高度複用、資産複用,站在使用者視角,為每個業務提供資料資産級别的決策支撐。在阿裡雲看來,中台是一個系統,包含了技術、方法論、組織建設,以及打破部門牆的文化建設,包含“一把手”驅動的文化。
“金融資料中台最重要的變化是把資料變成全行級,讓所有的員工都能使用資料服務。這本身就是要打破機構的部門牆、資料牆。”劉偉光稱。
但是在談及資料中台的時候,與之對比甚至争議的是資料庫、資料倉庫、資料湖、資料集市等名詞。
對此,阿裡巴巴集團資料委員會委員長朋新宇告訴輕金融,從管理決策權方面來說,企業建構資料倉庫、資料湖等,為管理層提供決策為主;而資料中台的建立,則能夠快速為一線前台員工進行服務決策。資料中台能夠激發出對業務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當然,也必然意味着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朝着靈活時代進發。
那麼,金融資料中台如何給金融機構帶來業務價值?
有這樣一個案例,可以更清晰的看到金融資料中台帶來的價值。
某省級農信社以前信貸審批全靠人工,線上業務剛剛開展缺乏線上風控能力,營銷篩選也靠人工,大資料平台則主要靠寫代碼操作,維護成本高,且存在名額口徑不統一等難題。阿裡雲為其提供了智能決策平台,綜合農信社的業務偏好,建設了線上業務風控體系;使用QuickDecision引擎部署信貸全流程風控政策、模型,實作統一資料規範、統一口徑、統一管理。最終,該銀行的智能貸款實作了實時信貸風控;信用卡刷卡消費實作實時營銷,支援圈選目标客群進行定向營銷。
(三)讓資料像水電一樣伸手可得
“随時看到我想看的所有資料,随時調取,沒有任何時間的延遲,這是資料服務的力量。”
在今天,阿裡巴巴每個員工對資料就像“水”一樣伸手可得,未來資料中台的建設會成為繼資料倉庫之後新一輪的建設高峰。阿裡雲目前為金融機構提供的資料中台服務,正是阿裡集團這些年沉澱下來的資料能力。
不過,阿裡的資料中台建設也并非一蹴而就,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2013年,阿裡實作資料存儲計算平台統一,内部稱為“登月”;
2012年~2014年這一階段,阿裡提出資料服務化,資料中台方法論這個時候被提出,并嘗試落地;
2014年~2015年,阿裡更新集團資料公共層,開啟了集團資料建設與管理體系統一,這是基于電商體系的方法論更新與實踐;
2015年~2017年,資料公共層更新到阿裡系,更多多樣業務的工具化更新實踐;
2017年,基于阿裡經濟體,全面啟動了集團中台戰略,提出阿裡經濟體的資料中台建設。
目前,阿裡資料中台具有兩大優勢,一是從工具到應用都更加全面;二是阿裡真正做成過資料中台,一步步走過了跟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一模一樣的路,最後走到資料中台。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阿裡雲金融資料中台核心價值有四個,其中兩個是降本和提效,另外兩個價值則是阿裡雲獨有的——實作業務增長群組織更新。
朋新宇告訴輕金融,阿裡雲目前為金融機構提供的資料中台服務,正是阿裡集團這些年沉澱下來的資料能力。阿裡雲把自身在資料中台建設過程中積累的好的方法、好的産品子產品,最終沉澱成了多款産品,即“兩橫兩縱”,構成了資料中台的核心組建能力。
一方面,資料采集、資料管理成為阿裡雲橫向的資料平台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阿裡雲不僅把業界經常流行的問題研發成一套獨特的分析方法、架構和模型,還較好兼顧了營運與洞察能力。
今年6月,阿裡雲宣布資料中台已經深度聯合螞蟻生态,為金融機構,提供理财業務“線上使用者增長”、整體的數字化營運解決方案,這也是市場看重的優勢。在沉澱上述能力之後,阿裡雲還在推動企業數字化更新,推出基于資料中台業務模式的解決方案和雲上資料中台的賦能業務。
阿裡雲正在做的事情,是把中台項目背後的産品真正變成一個通用的商品,能讓客戶在阿裡雲的平台上快速地實作從1到N的複制。當然,金融機構在厘清資料中台的同時,更要理清自身的需求,如果簡單跟風模仿,“為中台而中台”,那麼中台的價值是難以實作的。
(四)結語
很多人問劉偉光,提到資料中台,在他腦海中會浮現什麼形象?劉偉光想到的第一個形象就是超級航空母艦。“航空母艦上面有飛機維修、加油、供給等很多職能,資料中台就像航空母艦一樣,是輸送炮彈、輸送能力的平台。”
當然,就像航空母艦需要不斷維護與更新一樣,中台建設也不能一勞永逸,而是需要不斷疊代,提升與業務不斷融合的能力。
最終,真正的中台不是一個外挂在核心系統之外的資料平台,而是将資料能力嵌入到每一個業務流程中的智能大資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