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down和odown轉換機制
兩種失敗狀态
1.1 概念
-
sdown主觀當機
一個哨兵自己覺得一個master當機
-
odown客觀當機
quorum數量的哨兵都覺得一個master當機
1.2 達成條件
-
sdown
一個哨兵ping一個master,超過
is-master-down-after-milliseconds
-
odown
一個哨兵在指定時間内,收到了quorum指定數量的其他哨兵也認為那個master是sdown了,那麼就認為是odown
2 自動發現機制
通過Redis的pub/sub實作哨兵互相之間的發現,每個哨兵都會往__sentinel__:hello這個channel發一個消息,此時所有其他哨兵都可消費到該消息,于是感覺到其他哨兵的存在.
每隔2s,哨兵都會往自己監控的某個master+slaves對應的__sentinel__:hellochannel裡發一個消息,内容為自己的host、ip和runid還有對該master的監控配置
每個哨兵也會去監聽自己監控的每個master+slaves對應的__sentinel__:hello channel,然後去感覺到同樣在監聽這個master+slaves的其他哨兵的存在
每個哨兵還會跟其他哨兵交換對master的監控配置,互相進行監控配置的同步
3 slave配置的自動糾正
哨兵會負責自動糾正slave的一些配置,比如
- slave要成為潛在的master候選人,哨兵會確定slave複制現有master的資料
- slave連接配接到了一個錯誤的master上,比如故障轉移之後,那麼哨兵會確定它們連接配接至正确的master
4 slave => master選舉算法
若一個master被認為odown了,而且majority數量的哨兵都允許了主備切換,那麼某個哨兵就會執行主備切換操作,此時首先要選舉一個slave,會考慮slave的一些資訊
- 跟master斷開連接配接的時長
- slave優先級
- 複制offset
- run id
若一個slave跟master斷開連接配接的時間已經超過
down-after-milliseconds
的10倍,外加master的當機時長,那麼slave就會被認為不适合選舉為master
(down-after-milliseconds * 10) + milliseconds_since_master_is_in_SDOWN_state
接下來會對slave進行排序
1.按照slave優先級進行排序,slave priority越低,優先級就越高
2.如果slave priority相同,那麼看replica offset,哪個slave複制了越多的資料,offset越靠後,優先級就越高
3.如果上面兩個條件都相同,那麼選擇一個run id比較小的那個slave
5 quorum和majority
每次一個哨兵要做主備切換,首先需要quorum數量的哨兵認為odown,然後選舉出一個哨兵來做切換
該哨兵還得得到majority個哨兵的授權,才能正式執行切換
-
若quorum < majority
比如5個哨兵,majority就是3,quorum設定為2,那麼就3個哨兵授權就可以執行切換
- 若quorum >= majority
那麼必須quorum數量的哨兵都授權,比如5個哨兵,quorum是5,那麼必須5個哨兵都同意授權,才能執行切換
6 configuration epoch
哨兵會監控一套Redis master+slave,并有相應的監控配置
執行切換的哨兵,會從要切換到的新master(salve => master)那裡得到一個configuration epoch,這就是一個version号,每次切換的version号都必須是唯一的
如果第一個選舉出的哨兵切換失敗,那麼其他哨兵,會等待failover-timeout時間,然後接替繼續執行切換,此時會重新擷取一個新的configuration epoch,作為新的version号
7 configuraiton傳播
哨兵完成切換之後,會在自己本地更新生成最新的master配置,然後同步給其他哨兵
這裡是通過pub/sub機制傳遞的
到了這裡,之前提到的version号就很重要了,因為各種消息都是通過一個channel去釋出和監聽的,是以一個哨兵完成一次新的切換之後,新的master配置是跟着新的version号的
其他的哨兵也都是根據版本号的大小來更新自己的master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