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锂電池産業鍊的逐漸完善,電池組的制造成本正在快速壓縮。锂電池組在 2010 年的制造成本是 1183 美元 / 千瓦時,時至今日,制造成本已降到 200 美元 / 千瓦時以下。
圍繞電池産業生态的整體創新,也正在加速降低锂電池生産成本。包括對電池材料、電芯、模組、PACK、BMS、儲能産品研發和制造等技術的創新。
在 BEV 領域,無钴锂電池已經可以通過電芯排布工整分兩列縱置排布,整體成矩陣式布置,可實作在電壓平台允許範圍自由配組,不受傳統模組串數限制,更有利于電池包平台化、标準化,進一步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最新的快充技術和對應的電芯可實作充電 10 分鐘,行駛 400 公裡。蜂巢能源的第一代蜂速快充電芯為 158Ah 電芯,能量密度 250Wh/kg ,2.2C 快充可實作 20-80% SOC 時間 16 分鐘,年底前即可量産;第二代 4C 快充電芯産品容量 165Ah,能量密度大于 260Wh/kg,可實作 20-80% SOC 快充時間 10 分鐘,量産預計在 2023 年 Q2。
目前,蜂巢能源已經在行業中推出了高速疊片工藝、無钴電池、果凍電池、熱阻隔電池包等技術産品,其創新思路滲透到了基礎材料開發、工藝革新、智能制造更新等多個次元。
市場築基,産業急需補齊技術短闆
截至 2021 年 3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 551 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 449 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 81.53%。一季度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 46.6 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34.8 萬輛,增長 295.20%;與 2019 年一季度相比增加 21.6 萬輛,增長 86.76%。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 6.21%。龐大的消費市場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基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産業已從培育期進入發展期,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産業轉型的重要力量。截至 2020 年,國内全産業鍊投資累計超過了 2 萬億元,日益成為發展的新動能。新能源市場成交量連續 5 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量超過了 480 萬輛,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電動汽車消費市場的繁榮也拉動了我國電池産業發展,目前我國國内電池需求量約為 72GWh。同時,中國的電池産業也在全球供應鍊中占據主導地位。據 BNEF 統計,中國控制着全球锂電池行業 80% 的原材料生産和 60% 的零部件生産。雖然中國電池生産與消費能力很強,但技術硬實力仍存在短闆,與第二、第三名的日韓,以及緊追不舍的歐美相比,在制造技術和核心技術方面尚有明顯的不足。例如,在基礎材料技術研發方面積累不足;先進生産工藝和高端裝置依賴進口;在人才儲備方面,高精尖人才明顯不足等。這些問題長期來看都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掣肘。
擷取原材料,人才和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這對于吸引價值鍊投資至關重要。除了在全球範圍内對關鍵礦物的開采進行大量投資之外,中國還是材料提煉的主要參與者。尋求在整個價值鍊中占主導地位的其他國家可能需要支援上遊金屬的開采和提煉發展,同時制定保護環境的政策。
「中國動力電池要有競争力,就要補足很多短闆,包括原材料基礎研發上的短闆,裝備工藝創新上的短闆,下一代材料更新上的短闆,以及人才短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 CEO 楊紅新表示,要補齊這些短闆,就要聚合更多的力量,打造健康的産業生态鍊。聚焦産業前沿産品、技術、服務,推動更多的行業專家參與,并且合理地引導資本支援。
資本鋪路,培育産業創新生态圈
點此檢視原視訊4 月 20 日,在以「創新動力 · 引領未來」為主題的蜂巢能源首個創新日活動上,蜂巢能源宣布成立蜂巢資本,聯合資本合作夥伴,設立 20 億元産業創新扶持基金。并推出「蜂巢能源産業智能 + 全球加速計劃」,招募跨界産業合作夥伴 20 家,創新「先蜂」科學家 100 名。
蜂巢資本的成立,旨在為蜂巢能源全新規劃的全産業鍊創新生态圈提供資本支撐。通過跨界合作,集結全産業鍊上下遊各企業力量,打造動力電池行業産、學、研、用相結合的跨界融合創新生态圈,提升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深度研發實力。
目前,蜂巢資本已與社會資本國投招商簽訂戰略合作協定,一期投入 20 億元,成立成長型和創新型兩支基金,用來招募創新産業合作夥伴,為蜂巢能源的創新生态圈打造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援。
蜂巢資本 CEO 崔東旭表示:「蜂巢資本依托長城控股集團強大的産業背景,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鍊,從上遊材料,到中遊核心零部件,以及下遊生産,實作全産業鍊的整合。同時探索新型市場銷售模式,提高市場滲透率,并延伸完善使用者體驗,打造智能出行的完整生态閉環,助力動力電池産業的本土創新更新。」
蜂巢能源産業智能 + 全球加速計劃
「蜂巢能源産業智能 + 全球加速計劃」是蜂巢能源貫徹産業創新的重要部署。本次項目面向已經注冊、種子輪到 B 輪的初創企業開展招募。聚焦矽負極材料、固态電解質和電解質膜等固态電池核心材料、先進電池材料,先進锂電裝置、工廠 AI 大資料、工廠視覺檢測技術、鈣钛礦太陽能材料、磁懸浮技術等十餘個領域,從中選優。初創企業可選擇其中一個方向或多個方向進行申請。入選企業不僅可以和蜂巢能源相關業務部門深入交流,共同設計試點合作項目并獲得經費支援,後續還有機會獲得戰略投資團隊的産業投資。
在創新産業合作夥伴招募計劃的推進過程中,蜂巢資本與國内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和産業服務平台機器之心達成戰略合作,借力機器之心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的新一代産業科技領域的專業資料、管道與經驗積累,通過新媒體特有的傳播、定位、篩選、營運一體化閉環的創新招募模式,擴大品牌和招募計劃的影響力,以創育創,高效推動電池與能源産業創新落地。最終通過此項目将先進的智能技術應用在動力電池行業的生産中,實作锂電行業與 AI、大資料、上下遊産業鍊的跨界融合,加速蜂巢能源在智能領域的全球布局。
此外,首期招募計劃将于 5~7 月陸續開始,并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進行産業創新招募路演以及工廠參觀,蜂巢能源将與甄選出來的優質産業鍊合作夥伴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達成深度捆綁,促進産業創新發展。
而在人才創新方面,蜂巢能源則會與知名職場社交平台領英合作,啟動創新「先蜂」科學家招募計劃,在全球範圍内招募 100 名科學家,緻力于動力電池的研發,為行業實作自主研發和創新注入新鮮血液和進行人才儲備。
開放生态體系,加速産業更新
制造企業對于技術生态系統的建設,通常會選擇閉環生态,通過并購成熟的上下遊企業,一步一步地在内部搭建全産業鍊體系。這種做法顯然更穩健,但也更緩慢,且建構的産業鍊隻服務于自身。蜂巢資本的做法大為不同,通過招募的形式投資初創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内培育出更全面的開放生态。對招募企業來說,有了資金和蜂巢資本的産業、技術力量支撐,這些企業的創新更易成功;對蜂巢資本來說,可以從資本的角度在企業成長過程中獲益;而對于蜂巢能源以及産業中的其他企業來說,則可以收獲技術生态圈帶來的産業紅利。「這次的産業招募是我們打造核心競争力的殺手锏。蜂巢資本聚合了資本與産業的雙重力量,借助這兩個力量幫助那些尚處在種子輪、A 輪,有技術沒資金,有技術沒規模的公司。用技術力量、産業力量、資本力量共同扶持它,加速它的成長。再借助它們壯大後的力量,補齊短闆,最終打造一個有競争力的産業鍊。」楊紅新對于未來的産業生态鍊有很多期望,他認為産業鍊應該能覆寫從材料到 AI 智能算法、視覺檢測系統,再到裝備、工藝等各種應用領域,促進全産業鍊的轉型更新。
中國企業要在未來的新能源市場實作領先且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自主研發和中國制造方面有創新性突破。為此,蜂巢能源希望集結跨領域産業和行業的合作夥伴,聚集全球頂尖人才,以創新為動力,實作從上遊材料、到中遊核心零部件,以及下遊生産等全産業鍊的本土自主創新,擺脫傳統工藝束縛,引進跨行業的先進技術,融入到锂電行業的創新研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