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道地攻(曹)操,操辄于内為長塹以拒之。——《資治通鑒》
前言
說起萬裡長城,相信沒有人會陌生,像“烽火戲諸侯”、“孟姜女哭長城”等都是圍繞着長城發生的故事。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在古代的詩詞中也有很多贊美長城的詩句,作為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不僅是人類智慧的象征,也是是宏偉壯麗的建築奇迹。除了萬裡長城之外,深埋地下的還有一個堪稱奇迹的“地下長城”。
曹操的地下軍事戰道
東漢末年群雄争霸,曹操作為一代枭雄,一直都有稱霸中原的野心。在當時社會十分動蕩,各路諸侯為了自己的勢力,也是經常性地發動戰争。想要取得戰争的勝利,對軍事力量的要求非常高,基于這樣的情況,曹操也是修建了地下要塞。
曹操修建的這座地下長城,主要目的是用來發展自己軍事實力,地下長城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周進行延伸。通往各處的通道,全部用人工砌成,整個道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可以一直通往城外,測量發現運兵道長達4000米以上。
迷惑敵人出奇制勝
曹操的地下長城位于亳州市,亳州是曹操的家鄉,當年曹操修建這座運兵道,為的就是在戰場上能夠出奇制勝。運兵道能夠做的事情非常多,當年曹操招兵買賣、運送糧草等工作,都是在這裡秘密完成的。
而且這樣四通八達,可以從城内通往城外的通道,在戰争中還能夠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曹操不僅可以把自己的軍隊藏在通道中,讓外面的人很難得知他真實的軍事實力,而且遇到圍城,還可以通過這個通道将士兵運到城外,裡應外合占據戰争的優勢。
深埋地下700多年
雖然在史書中很難找到關于這條運兵道的記載,但是在東漢之後很多朝代,都使用過這條地下長城。作為一條軍事戰道,在唐宋時期多次修葺,在南宋時期亳州城被淹,導緻這條運兵道被埋入地下。
在這之後這條“地下長城”一埋就是700多年,建國之後為響應國家“深挖洞,廣積糧”的号召,全國開展起挖防空洞的的熱潮中。亳州全市人民參與到挖防空洞的工作中,很快就在很多地方挖出“地下長城”的遺迹。最終在曆史專家的協助下,這座深埋地下的曹操運兵道得以重見天日。
總結
這座“地下長城”全長有8000多米,而且内部結構有明顯的不同,從這些不同中可以得知,這個通道在很多朝代都有使用,而且根據當時的情況做了擴充和調整。尤其是每一個轉彎口都設計成T型,這樣的設計不管是運兵還是運送糧草都非常适用。
如今這座“地下長城”已經成為亳州城的主要旅遊景點,道内設有貓耳洞、障礙券、障礙牆、陷阱、絆腿闆、指揮室等多種軍事設施。很多來亳州的人都會來這裡看一看,感受一下地下長城的雄偉。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三國志》
【圖檔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