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太平天國有一支非常特殊之部隊,即是“童子軍”,由10歲到16歲之青少年組成,是準戰鬥力量。這些“童子軍”年紀輕輕,但戰鬥力、戰鬥信念都是一流,忠誠度尤其可嘉,基本上不會叛變投降,而是血戰到底,熱血十足。縱觀太平天國運動14年,童子軍出身的悍将很多,所取得之成績也不少。例如,大夥熟知的英王陳玉成、慕王譚紹光、首王範汝增、偕王譚體元、護王陳坤書、忠二殿下李容發,等等,無不是令清軍聞風喪膽之猛将。在此,筆者就來聊聊太平天國首王範汝增:11歲參加金田起義;22歲攻破甯波,血戰英法聯軍;25歲在山東菏澤高樓寨設伏,殲滅八旗馬隊7000人;26歲在京口設伏,殲滅淮軍郭松林部4000精銳,還差點活捉劉銘傳;27歲在壽光決戰劉銘傳,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堪稱傳奇。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範汝增(1840年—1867年),廣東惠陽人,11歲參加金田起義,被列入“童子軍”,主要任務是運輸糧食,打“先鋒”,即是去地主家征糧,順便糾察混入内部之清朝奸細。1854年3月,“張繼庚事件”爆發,混入天京的奸細張繼庚暗中聯絡“江南大營”統帥向榮,試圖裡應外合拿下城池,但不幸洩露機密,張繼庚逃往山中躲避。此時,“童子軍”範汝增、李容發等人深入山中,将其活捉,因而名聲大噪。1856年9月,“天京事變”,2萬餘精銳死于内鬥;1857年5月,翼王石達開率10萬精銳外出,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此時,洪秀全為了打破清軍封鎖,隻能提拔新人才,範汝增是以走上前線,隸屬侍王李世賢部。1861年12月底,範汝增與黃呈忠率5000兵馬奔襲甯波,血戰一番後破城而入,為太平天國拿下第一個通商口岸,意義非同凡響。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控制甯波,就意味着太平天國可以直接從歐美進口先進武器,這對清朝而言實在不是什麼好事。此時,清朝已經與列強簽訂《北京條約》,承認歐美列強在華利益,并與之聯手,一起對付太平軍。甯波,作為通商口岸之一,列強自然擁有特權,為所欲為,但範汝增不答應,拒絕承認列強特權。1862年3月,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強硬要求太平軍撤出甯波,将其作為自由市,以便于中外貿易,否則必然影響雙邊關系。英法态度蠻橫,範汝增、黃呈忠等則不予理會,直接回複:“凡貴國所言,能于依允,莫不依從。”堅決捍衛主權,不被強權所屈服。接着,英法退一步,要求範汝增、黃呈忠答應“甯波不設防”,将北門城樓上炮台拆毀。當然,結果還是被拒絕,甯波不設防,豈不是便宜了列強與清朝了嗎,怎能答應。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範汝增、黃呈忠态度強硬,英法則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聯合清軍挑起戰争,公開炮擊城北防禦工事。5月29日上午9點,英法遠東艦隊開炮,掩護清軍攻取城池,範汝增則指令士兵從城牆炮眼處開火,在視距之内射殺清軍,擊斃數百人,清軍退卻。接下來,英法直接出動陸軍參戰,在炮火掩護下,英法聯軍、清軍匍匐前進,手拿茅草填滿壕溝,殺到城下,并準備架設雲梯攻城。此時,範汝增從城樓上帶着1000餘精兵開門迎敵,親自拿槍帶頭沖鋒,與敵軍進行肉搏戰,擊傷英國艦隊司令刁樂德克,準備将其活捉。此時英國軍艦一炮打過來,炸毀城牆,擋住了範汝增去路,刁樂德克得以幸免,英法聯軍隻能撤兵。下午5時,英法集中十餘艘軍艦猛攻,炸開城牆多處,範汝增、黃呈忠為儲存實力,隻好撤兵。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甯波血戰英法聯軍,殺傷聯軍500餘人,其中英國艦長克來吉、赫哈呣等被打成重傷,法國艦隊司令耿尼、英國軍官德大衛、甘蒙等則被槍炮打死,此乃振奮人心也。為此,天王洪秀全授予範汝增首王、黃呈忠戴王爵位,以示嘉獎。1864年7月,天京陷落,範汝增為掩護幼主突圍,血戰湘軍,所部損失殆盡,隻好北上聯合遵王賴文光,試圖東山再起。1865年5月,範汝增、賴文光等在山東菏澤高樓寨迎戰僧格林沁八旗馬隊。此戰,首王範汝增主攻中路,以步兵擋住騎兵之沖擊,任化邦馬隊得以從容從背後殺出,合圍這支蒙古騎兵,斬殺馬隊7000餘人,僧格林沁在逃往麥田中被小兵張皮绠一刀砍死。僧格林沁死後,曾國藩北上督師,以“河防戰術”應對賴文光、範汝增,可成效不大。如此,清朝改用李鴻章督師,繼續追殺太平軍殘餘勢力。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1866年12月,淮軍一路窮追猛打,從山東、河南一直追殺到湖北京山,而賴文光、範汝增為儲存實力,基本不與之決戰,因而主力尚存。然而,淮軍悍将郭松林卻認為賴文光、範汝增好欺負,他們不堪一擊,于是繼續追殺;率4000餘兵馬長途追擊,終于陷入了埋伏。1867年1月,賴文光、範汝增等在京山臼口鎮成功設伏,郭松林4000餘精兵被包餃子,幾乎被全軍覆沒;郭松林本人左腳被砍斷,遺棄路邊,後幸得湘軍救援,方才脫險。2月,賴文光、範汝增引誘淮軍悍将劉銘傳渡過尹隆河追擊,而後設下埋伏,與之展開決戰。賴文光與範汝增依然打中路,利用步兵與劉銘傳主力對決,進行肉搏戰,雙方殺得難分難舍,戰局一度陷入僵持。此時,任化邦擊敗東路敵軍後,率馬隊飛馳而來,投入戰鬥,劉銘傳陷入了絕境,他脫下官服,席地而坐,準備當俘虜。可惜,湘系悍将鮑超率16000“霆軍”突然殺到,賴文光、範汝增腹背受敵,隻能撤兵,劉銘傳躲過一劫,逆襲成功。

太平軍悍将首王:血戰英法聯軍,因叛徒出賣身中8彈而亡

尹隆河之戰,範汝增功敗垂成,卻讓劉銘傳、鮑超兩人鬧起沖突。劉銘傳認為是鮑超故意遲到,想要坑死自己,于是向李鴻章訴苦。李鴻章呢?雖然知道事情真相如何,但為了維護淮系利益,隻能上奏朝廷,彈劾鮑超。如此,鮑超被迫辭職回家,“霆軍”也被肢解,從此不再組建。鮑超辭職後,劉銘傳成為追殺太平軍殘部之絕對先鋒,繼續與賴文光、範汝增作戰。1867年11月,雙方在壽光彌河展開終極對決,賴文光、範汝增等背水一戰,劉銘傳大軍再次陷入重圍,淮軍主力即将被殲滅。此時,叛徒潘貴升從背後偷襲魯王任化邦,将其一槍打死,緻使太平軍騎兵潰敗,戰局逆轉,被迫突圍。可惜,範汝增在突圍時,被槍支擊中八次,倒地而亡,賴文光則一路南撤,前往揚州。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天國志》

繼續閱讀